返回上一级

从第十五届全运会看报考:这些专业正在“火出圈”

普通高考志愿填报   Ι  2025年11月24日
1028
摘要:不少面临高考的同学家长纷纷询问,若想投身这类大型体育赛事相关工作,哪些专业与高校能精准契合发展方向?

不少面临高考的同学家长纷纷询问,若想投身这类大型体育赛事相关工作,哪些专业与高校能精准契合发展方向?

实际上,参与大型赛事未必只能做台前运动员,赛事运营、智能技术、健康保障、传播推广等支撑盛会的“幕后英雄”岗位,背后对应着众多前景光明的专业方向。

因此,全运会早已为有志学子解锁了一份多元“报考指南”,这些适配赛事需求的专业,正迎来发展风口。接下来,跟着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深入了解吧。

1、视觉传达设计

在本次全运会中,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无疑是全网最火爆的设计。甚至已经火到省外了,不少外地朋友都在问:相关盲盒到底怎么买啊?

从第十五届全运会看报考:这些专业正在“火出圈”3.png

据悉,这是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平云和他的团队,继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后,又一“国民级”作品。

吉祥物的火爆出圈,再次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走进大众视野。该专业在体育赛事中可广泛应用于视觉形象塑造、场馆氛围布置、用户体验优化等多个关键环节。

专业简介: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符号为核心传递信息的设计学科,涵盖平面设计、品牌形象、包装设计、用户界面与动态视觉等多维领域。专业教学注重设计思维与视觉表现力的综合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排版、色彩、图形造型等基础理论,并熟练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创作。在数字化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视觉传达已从传统印刷设计扩展至交互界面、数字媒体、信息可视化等新兴方向,成为连接品牌、文化与公众的重要桥梁。

就业前景:视觉传达设计就业领域广泛,涵盖品牌设计公司、互联网企业、文化传媒机构及各类实体行业。毕业生可从事品牌视觉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动态图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创意等岗位,尤其在数字化浪潮下,UI/UX设计、交互媒体、电商视觉等方向需求持续增长。

从阳光高考的信息来看,该专业毕业三年内的平均薪酬指数基本在8k以上,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平均月薪普遍达到1.2万元以上。

该专业毕业三年内学生在各省市的平均薪酬指数:

从第十五届全运会看报考:这些专业正在“火出圈”2.png

注:数据来源于学职平台职业调查。

该专业学生在某省市的薪酬指数=该专业学生在该省市的平均薪资/该专业学生在全国的平均薪资。

2、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在全运会中扮演着“赛事发声者”的关键角色,毕业生可深耕体育新闻报道、赛事转播统筹、公关活动策划等领域,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专业化传播服务。如暨南大学志愿者团队通过Vlog、影像档案等多种形式,记录并传播赛事背后的志愿故事,展现了新闻传播在塑造赛事叙事、传递人文价值方面的重要性。

专业简介:新闻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工作规律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新闻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闻教育已从传统的采写编评扩展至数据新闻、融媒体策划与跨平台内容运营等新兴领域。

就业前景: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日益复杂,新闻专业人才的就业路径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毕业生除可进入报社、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担任记者、编辑外,更广泛活跃于政府机构、企业品牌部门、新媒体平台及公共事务领域,从事舆情分析、品牌传播、内容策划与公共关系等工作。在信息传播格局持续重构的今天,具备扎实专业功底、跨界思维与数字工具运用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将持续在公共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新闻学专业的平均薪资会因地区、经验、就业单位类型等因素有所差异。在一线城市,刚毕业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平均月薪大约在5000元至7000元左右。有一定工作经验后,薪资会有所提升,资深记者或编辑月薪可达10000元至15000元甚至更高;在二三线城市,初始月薪可能在3000元至5000元,经验丰富后可达8000元至12000元。

该专业毕业三年内学生在各省市的平均薪酬指数:

从第十五届全运会看报考:这些专业正在“火出圈”4.png

注:数据来源于学职平台职业调查。

该专业学生在某省市的薪酬指数=该专业学生在该省市的平均薪资/该专业学生在全国的平均薪资。

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专业是现代体育赛事的“科技引擎”,为赛事运行提供核心支撑。

专业简介: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核心领域。它并非单一的技术学科,而是计算机科学、数学、认知科学、大数据、物联网与伦理学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其根本目标在于研发能够感知、学习、推理、决策并执行任务的智能系统,赋能千行百业,从智慧医疗、自动驾驶到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智能化变革。

就业前景:当前,在“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下,该领域人才需求持续扩大,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进入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及智能制造、金融科技、智慧医疗等行业,担任算法工程师、AI系统开发、数据分析师与智能机器人研发等职位。

此外,根据人社部《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尤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科技创新活跃城市,相关岗位的月薪普遍达到1.8万元左右,显示出强劲的就业吸引力与发展空间。

4、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中,尤其是在开幕式这类超大型、高密度人群活动的保障中,扮演了“数字大脑”与“决策沙盘”的关键角色。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图工具,而是通过深度融合时空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仿真模拟技术,为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指挥提供了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专业简介: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技术性。随着全球步入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在国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就业前景广阔。

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近两年就业率保持在85%-90%的中上水平。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在自然资源、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空间信息支持;同时活跃于测绘地信企业,参与智慧城市、数字孪生等项目建设。随着位置服务需求激增,该专业在互联网行业从事导航、物流规划等工作机会持续增多,展现出强大的行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该专业毕业三年内学生在各省市的平均薪酬指数:

从第十五届全运会看报考:这些专业正在“火出圈”5.png

注:数据来源于学职平台职业调查。

该专业学生在某省市的薪酬指数=该专业学生在该省市的平均薪资/该专业学生在全国的平均薪资。

5、体育经济与管理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扮演了“赛事操盘手”的关键角色,作用贯穿赛前筹备、赛中运营及赛后遗产转化的全链条,是确保赛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核心支撑。

专业简介:体育经济与管理是融合经济学、管理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致力于培养掌握体育产业管理与经营决策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体育市场营销、赛事运营等核心知识,具备在体育用品、健身服务、体育赛事等领域从事市场分析、商业运营与产业管理的能力,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就业前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近两年就业率稳定在80%-85%。毕业生可在体育俱乐部、场馆及体育用品企业从事管理、营销与策划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负责体育市场开发;还可在政府机构参与体育赛事管理与产业规划。随着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该专业人才在运营与商业化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6、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专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与“运动表现赋能者”的角色,其作用远不止于基础现场急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包括随队医生、场馆医疗站专家、定点医院专科医生等),为全运会构建了一套贯穿赛前、赛中、赛后的全方位、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专业简介:临床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初步临床诊治和预防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通过毕业后培训,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学服务,能够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明确且稳定。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也可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机构或医药企业。随着医疗行业持续发展和社会健康需求增长,特别是对高素质医疗人才的迫切需求,该专业长期处于高需求状态,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且社会认可度高。

该专业毕业三年内学生在各省市的平均薪酬指数:

从第十五届全运会看报考:这些专业正在“火出圈”6.png

注:数据来源于学职平台职业调查。

该专业学生在某省市的薪酬指数=该专业学生在该省市的平均薪资/该专业学生在全国的平均薪资。

全运会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多元职业赛道的全新起点。对于正在规划高考志愿的学子而言,不必局限于传统认知中的职业方向,不妨顺着全运会的“风向标”,结合自身兴趣与时代需求,在多元专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愿每一份对未来的期许,都能在精准的专业选择中落地生根,让青春在热爱的领域里绽放光彩!

考得好,也要报好!你想上985/211,想当公务员/学医/师范/法律/金融……不知道选择什么大学?适合读什么专业?……欢迎扫码或直接点击下方链接咨询,专业的老师会根据孩子情况进行评估,3个工作日内给您反馈结果。

咨询链接:https://jinshuju.net/f/toOymc

填报咨询.png

在此,小编也给大家推荐一个志愿填报的便捷工具——志愿通志愿填报系统!可查高校、查专业、查分数,智能推荐冲稳保院校等功能

有需要的考生及家长,微信扫一扫海报上二维码,即可体验哦。

系统028.jpg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6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sxz028.jpg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