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和家长对保研存在认知误区,以为保研是大三才要考虑的事。
等到大三才行动,那些早做准备的同学早已凭借高绩点、科研成果占尽先机。你不仅要追赶差距,更要在短时间内冲刺提升,难度倍增。保研这场竞争,从大一就早已开始。
在此,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保研最好从大一开始准备?
一、保研是什么?
保研,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教育部设立的人才选拔机制。
获得资格的学生无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通过目标院校考核即可入学,是对学生本科阶段综合表现的认可。

想要保研,除了需要通过目标院校的考核,还需自己就读的院校具有教育部认定的推荐免试资格。

随着推免资格的扩增,为更多学子敞开了升学的大门。机遇就在眼前,但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当下最紧要的,是把握这冲刺的黄金期,积极行动、精准发力!
微信扫一扫或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咨询,免费1v1保研规划!

区别于考研侧重笔试,保研选拔更为多元。除专业成绩外,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竞赛奖项、英语水平(四六级/雅思托福)、社会实践经历等均纳入评估。学生需在多个维度发力,凭借综合实力脱颖而出。
也正因如此,对于保研er来说,保研是一场战线长、需多方面努力的持久战,在早期就开始准备,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你下定决心走保研这条路,真正的保研时间线,从大一就要开始算。
二、保研有哪些硬性条件?
想要获得保研资格,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硬性条件。这些条件看似简单,但想要全部达标并不容易。
·专业成绩
首先就是专业成绩。几乎所有学校的保研资格都与专业排名直接挂钩,通常要求保持在专业前20%左右。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的成绩尤为重要,因为这些课程的学分权重往往更高。想要稳拿保研资格,最好能保持在前10%的行列。
·科研能力
科研经历在保研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参与过课题研究、发表过学术论文,或者拥有专利发明,都能为保研申请加分。特别是在申请外校时,扎实的科研背景往往能让你脱颖而出。
·竞赛奖项
竞赛获奖虽然不是必须项,但高水平的竞赛成绩确实能提升竞争力。国家级、省级的学科竞赛奖项最具含金量,校级奖项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英语水平
英语水平是另一个硬性指标。大多数高校要求通过英语六级,部分顶尖院校甚至会设定更高的具体分数门槛。如果想申请更好的学校,建议把六级成绩刷到500分以上。有些专业还会要求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绩。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保研政策存在差异。有些专业可能更看重实践经历,有些则更注重学术成果。
三、大一开始保研,可以做哪些准备?
虽说保研的重要阶段集中在大三,但作为大一新生,我们也有很多可以提前准备的方面。
·了解保研流程,确定大致方向
作为大一新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保研的整个流程,了解本校保研政策、推免类型及考核标准。
·学好专业课程,打好成绩基础
想要保研,成绩是重中之重,而大一大二的课程学分往往占比更高。建议各位保研er在大一就弄清楚各科的学分是多少,成绩绩点是如何计算的。
保研是按专业排名计算的,因此要想方设法将成绩点提高,特别是学分高的科目,更要下功夫努力。
大学前三年每一天学习,每一科目成绩都与保研息息相关,不能放松。
·提升英语能力,通过四六级
大二大三科研竞赛各方面都不能懈怠,所以保研er要争取在大一就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后再按目标专业要求确定是否需要刷分和考雅思、托福。
提前学好英语,也能够为未来的夏令营申请、面试交流做好准备。
·接触科研竞赛
大一大二提前和学长学姐打好关系,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除了给你提供过来人的保研经验和避坑指南,像比如哪个老师给分多,哪个实验室容易进,这些实用信息也能起到很大帮助。
建议多去听听学术讲座,遇到感兴趣的课题就主动联系老师。
其实,大一准备保研的关键,从来不是盲目跟风赶进度,而是主动摸清自己的节奏——明确自己的优势与短板,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成长规划,这才是决定未来保研之路能否走得稳、走得顺的重中之重。
要知道,保研这场“持久战”,拼的从来不是大三临时抱佛脚的焦虑冲刺,而是从大一就埋下的“规划意识”。
与其等到大三时被绩点、竞赛、科研压得手足无措、迷茫焦虑,不如从现在起就唤醒规划思维,把每一步的努力都落在实处。
保研是一场持久战而非突击战,其准备基本会贯穿大学前三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何最大化利用大学时光,实现升学目标……
微信扫一扫或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1v1保研规划!

或点击链接咨询:https://jsj.top/f/WShrzJ
注:本文内容来源及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