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政务服务平台网站发布具身智能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
公示提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加强具身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根据全国教育大会“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的部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申请增设“具身智能”新专业。

此前,已有2所高校拟增设具身智能及相关本科专业。据今年8月教育部政务服务平台发布的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拟增设具身智能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拟增设具身智能工程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申请表中提到,具身智能专业是一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的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就业领域涵盖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国防军工、无人系统、智慧医疗、低空经济等关键赛道,其人才供给与产业爆发式增长需求间的缺口已成为行业发展核心瓶颈。具体而言:(1)直接就业领域包括:1)政府与事业单位(如各省市工信、科技部门);2)国防军工领域国企院所(如航天、电科、兵器集团);3)高端机器人企业(如大疆、新松、宇树等);4)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如华为、百度、小米、优必选等)。(2)具身智能专业兼具多学科交叉背景,就业方向可覆盖: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产线运维与协作机器人调试、智慧医疗领域的医疗机器人研发、智慧物流领域的仓储机器人系统优化、智能安防领域的无人巡检设备开发等细分场景。
北京理工大学指出,根据调研,当前各行业和单位具身智能人才缺口约100万,具体如下:(1)政府监管与政策制定部门:预计全国总需求约800-1000人。(2)核心研发与产品生产单位:包括中国兵器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宇树科技、小米、新松机器人等企业,预计全行业总需求约40-50万人。(3)垂直行业应用单位:包括物流企业(如顺丰)、工业制造企业(如比亚迪、北汽集团)、家居服务公司(如海尔智家)等,预计全行业总需求约20-30万人。(4)关键零部件与软件工具供应商:包括芯片厂商(如NVIDIA、华为海思)、传感器公司(如舜宇光学)、软件平台企业(如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华为)等,预计全行业总需求约15-30万人。(5)前沿研究机构与高校:预计全国总需求约2-3万人。(6)投资、标准与咨询机构:预计全国总需求约2-5万人。
为更快响应国家战略,今年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瞄准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突破集中申报限制,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6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教育部,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