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多校官宣!新一轮审核评估结果,公布!

普通高考高校动态   Ι  2025年11月13日
1707
摘要:高教大计,本科为本。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体现为本科教育的质量。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体现为本科教育的质量。

为实现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周期为2021—2025年的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正处于即将收官的节点。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意见交流会召开。专家组对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学校优势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1.0-5.0迭代升级,形成“书院育人、创新培养、导师引导、矿场实践”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格局。同时,也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上提出了建议。

多校官宣!新一轮审核评估结果,公布!.png

全面“体检”,以评促建

审核评估,既是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全面展示。

本轮审核评估对象为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合格评估,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据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负责人表示,全国共有834所高校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

先行参加试点的有7所学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苏州工学院、衢州学院。

另外的827所高校中,参加第一类评估的有99所,占比约12%,参加第二类评估的有728所(其中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评估的分别为185所、393所、150所),占比约88%。共有137所“双一流”高校参加本轮评估,其中选择第一类评估方案的99所,第二类评估方案的38所。

目前,已有众多高校完成审核评估工作,交出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答卷”。

多校官宣!新一轮审核评估结果,公布!2_副本.jpg

被誉为“航天第一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0月28日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哈工大深度参与了新中国重工业发展和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形成了“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优势特色,成为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同时,学校为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理工科见长的院校,系统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完整方案与实施路径。

10月30日,湖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召开,作为一所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湖大建立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反馈—改进—跟踪”的闭环质保体系,良好地构建了“以学生学习产出”为目标导向的全周期质量保障措施。

这一育人思想也在湖大各学院的人才培养中践行,例如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小班制+导师制”为基础,探索出“强魂筑基高拓”三驱并进的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成功入选国家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获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近五年来,学院培养的拔尖学生,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7项;发表研究论文49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大学生科技活动及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53项……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民办高校以产教融合驱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黄河科技学院,也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学校通过岗位群、学校、学生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构建特色学科集群+优势专业矩阵+现代产业学院协同机制。其中,重塑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投入3000余万元完成2200门本科课程的知识建模和新版教学设计,推动课程内容高效衔接与教学设计优化升级,95%以上课堂实现混合式教学。

一校一案,分类评价

从已经完成审核评估的高校召开的专家意见交流会,以及准备进行审核评估的高校动员会中都可以看出,相较于上一轮审核评估,此次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在评估程序上,新增线上评估环节,考察不受时空限制,入校评估环节也得到优化,精简了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

多校官宣!新一轮审核评估结果,公布!3.png

对高校采取柔性分类评价也是本轮审核评估的一大特点,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类四种方案,分别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审核重点。

第一类评估少而精,适用于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第二类评估量大面广,适用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高校自主选择参与哪一类别的评估,以“一校一案”的方式避免“千校一面”,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定位。

“两类四种”评估方案不是封闭的,是开放的、动态的,以5年为周期,为学校的变化发展留下了调整上升空间。高校可以在这个周期选择一种类型来接受评估,到了下一个周期,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另一种类型。

推进整改,提质本科教育

整改是审核评估的“后半篇文章”,是保证审核评估成效的重要一环。在专家组完成审核评估之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还将推进整改工作,持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走好审核评估的“最后一公里”。

近几个月以来,哈尔滨商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湖北工程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翻译学院、大庆师范学院等高校陆续召开会议推进整改工作。例如湖北工程学院提出,将人工智能相关内容融入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模式创新,要聚焦学生成长需求,建立学科竞赛成绩等可量化的培养质量指标,并将其纳入学校各项评估,避免培养质量评价模糊化。

此外,还有部分高校例如长治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等,即将接受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的审核评估,为学校下一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做出指导。

相信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对各大高校整体办学水平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是高校找差距、补短板、强优势、创特色的重要机遇,从而推动高校把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师,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成效上,牢固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地位。

注:本文内容来源软科,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