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高中生家庭教育——学会换位思考和倾听

普通高考高考复习家长帮   Ι  2025年11月10日
1705
摘要:面对高中阶段的孩子,作为父母不能只简单地照顾好孩子的衣食起居,只想孩子好好学习,而应该了解一些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懂得他们身体迅速发育成熟背后的苦闷,以及学习压力、竞争压力下的畏难、逃避心理。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不成熟向心理成熟的过渡期、未来生涯发展和规划的准备期、人际关系的重心从家庭转向学校的转变期、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发期和脱离对父母的精神依赖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高中生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甚至掩饰自己的情绪,例如内心十分痛苦,但表面上是快乐的。

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也敦促我们去思考如何将家庭和学校的资源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些重大的变化,促进高中生健康身心发展。

所以,面对高中阶段的孩子,作为父母不能只简单地照顾好孩子的衣食起居,只想孩子好好学习,而应该了解一些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懂得他们身体迅速发育成熟背后的苦闷,以及学习压力、竞争压力下的畏难、逃避心理。孩子进入高中阶段,虽然身体和心理日益成熟,但思考问题往往表面化、片面化,容易钻牛角尖,缺少成人多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包容和耐心引导,无论孩子多么逆反、抗拒,只要父母不抛弃、不放弃,用心守护,孩子在经历尝试之后就会活得越笃定、越从容。

为了帮助孩子顺利走过暗流涌动的青春期,高中阶段的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点方法。

一、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

1、学会换位思考是缓解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核心。

高中生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对尊重的需求强烈。家长单向的“管教思维”易引发对抗,而换位思考能打破权力对立,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从而建立信任基础。例如,当孩子因考试失利情绪低落时,家长若先质问“为什么没考好?”会触发孩子的防御心理;但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找原因”,则能打开沟通窗口。

2、三步拆解法:从“我以为”到“他需要”‌

场景代入‌:在矛盾发生时,暂停说教,先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此刻最希望听到什么?”例如,面对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可回忆自己青春期时对自主权的渴望,而非直接没收设备。

情绪剥离‌:区分孩子的行为与动机。如孩子拖延作业可能是对高压的消极反抗,而非“懒惰”。家长需先接纳情绪(“你最近作业压力很大吧?”),再讨论解决方案。

需求分层‌:将孩子的诉求分为“核心需求”(如被尊重)与“表面行为”(如顶嘴)。例如,孩子拒绝参加补习班,可能是对自主选择权的坚持,而非否定学习本身。

建立平等对话机制‌:每周设定固定时间,以“议题讨论+轮流发言”形式沟通。家长需遵守“倾听时不打断、回应时不否定”的原则,例如让孩子主导制定周末作息表。

角色互换练习‌:通过情景模拟(如“如果你是家长,会如何处理早恋问题?”)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同时让家长体验被管束的感受。

二、学会倾听,化解孩子的成长压力

1、学会倾听

面对不同类型的孩子,作为家长要学会倾听,及时缓解孩子的压力,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和信任。当一个孩子委屈、有情绪的时候,也正是最需要父母情感支持的时刻。当孩子想和家长沟通时,父母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专注地看着孩子,保持眼神的接触,因为一个孩子最真实的情绪感受是通过眼神、表情还有一些肢体动作来传递的。现实生活中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家长总是很焦虑,不停地唠叨,似乎只有不停地说,才能挽救孩子于水火,这样的爱太满、太重,会让孩子心生厌恶,拒绝沟通。因而,在孩子倾诉的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能喧宾夺主,俗话说“百术不如一诚”,其实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肯定的眼神,就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与尊重。

2、如何做到有效倾听?

环境营造:选择沙发、餐桌等非正式场景,避免在书房等"教育场所"展开对话。

时间规划‌:建议每天设定15分钟"无干扰时间"(如晚饭后),关闭电子设备专注交流。

善于运用‌非语言信号:‌保持身体前倾、眼神接触,用点头或"嗯"声回应而非打断。当孩子提及敏感话题(如早恋)时,控制皱眉、叹气等负面表情,保持平和神态。

语言回应的艺术:‌

‌复述确认‌:用"你刚才说...对吗?"句式澄清理解,避免主观臆断。

‌情感映射‌:将孩子的情绪词汇化,如"被同学误解一定很委屈",帮助其梳理感受。

‌延迟评判‌:先听完再给建议,急于指导会让孩子关闭心门。例如孩子想退选竞赛班时,家长应先问"是什么让你做出这个决定?"而非直接否定。

沉默的力量‌:当孩子突然停止倾诉时,保持5-10秒等待期。这种留白常能促使孩子主动补充关键信息。此时可温和鼓励:"你愿意多说说吗?我真的很想了解。"

家庭教育研究发现,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帮助学生有效减轻压力,让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父母敞开心扉,进而真切感受到家庭的关心与爱。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因此,作为父母只有俯下身子,看懂孩子的需求,清楚孩子的压力,才能够让孩子轻装前进,拥有一个充实、努力、自主的高中生活。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sxz028.jpg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