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是高中三年承上启下的“黄金调整期”——此时看似微小的习惯偏差,很可能在高三演变成难以弥补的短板。
作为家长,请务必帮孩子避开以下六个常见误区!快跟着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别让“在家自学”变成“在家躺平”
孩子总说“我在家也能学”,但现实往往是:书桌旁堆着零食,手机消息不断弹出,专注力早已被悄悄偷走。
建议:鼓励孩子周末去学校自习室或图书馆。环境会带动状态——看到身边人都在埋头苦读,孩子自然更易进入学习节奏,效率远胜独自“硬撑”。
二、别被一次成绩“带节奏”
考得好就松懈,考砸了就崩溃?高二的每一次考试,核心价值在于“暴露问题”,而非定义能力。
建议:咱们得提醒孩子,高二的考试是“查缺补漏”,不是最终结果。重点帮孩子分析错题、补薄弱环节,比纠结分数高低更有用。
三、别把“耗时间”当成“真努力”
从早坐到晚≠高效学习。如果孩子眼神呆滞、思路混乱,那可能只是在用身体“表演勤奋”。
建议:孩子累了困了就让他趴10分钟休息,或下楼快走一圈。比硬撑着“磨洋工”强。
四、资料不在多,而在“吃透”
看到别人买“密卷”“押题宝典”就焦虑跟风买?其实学校配套练习已足够扎实。
建议:与其囤积一堆未拆封的资料,不如帮孩子整理错题本,把现有习题做精、做透。远比堆一堆资料更实在。
五、作文素材积累,现在就要开始
作文别等到高三才临时抱佛脚。写作能力靠的是日常点滴积累。
建议:帮孩子准备个“笔记本”,平时看新闻、读文章时,遇到好例子、好句子,和孩子一起写下来;另外每周提醒孩子写一篇小作文,不用多复杂,重点是练笔、攒素材,到高三就不用慌了。
六、补弱科,高二正是最佳时机
要是孩子某科成绩一直拖后腿,别着急上火,也别觉得“没救了”。高二知识点还没完全串起来,正是复习的黄金窗口。
建议:每天专注攻克一个小难点,或针对性找老师辅导薄弱章节。慢慢就能赶上来,比等到高三“急刹车”强。
高二就像长跑的中段,不是冲刺的时候,却是调整呼吸、稳步向前的关键期。我们多一点耐心和方法,孩子就多一份底气和从容。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7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