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今年考研战况,先是考研报考人数的断崖式下降,再到考研国家线、“34所”自划线一片飘绿。
考研看似更加容易,但细究背后的原因,26/27考研是否是最佳上岸机会?真的还未可知!
PART.01考研人数持续下降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降至388万,较上年减少50万,创下近9年新低,逼近2021年的377万!继2024年减少36万后,考研热度持续降温。
然而,报考人数下降≠难度降低!26/27考研能否“捡漏”,仍需警惕以下趋势:
◆整体人数下降,但院校专业竞争仍激烈
考研难度不能仅看总报名人数,关键要看复试线、报录比、复录比等核心数据。部分热门院校专业(如计算机、金融、新传等)竞争依然白热化,甚至可能因“扎堆报考”导致分数线逆势上涨。
从数据上来看,报考的增长率在下降,但报录比依旧称得上惨烈,20人中可能只有一个人上岸。

图源网络
◆推免比例攀升,统考名额缩水
近年来,高校推免比例持续扩大,部分专业甚至仅招收推免生,导致统考名额被压缩。例如: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统考招生分别减少52人、40人、21人。
部分985/211高校:学硕缩招或停招,专硕竞争加剧。
◆往届生占比超50%,竞争压力不减反增
2024年考研数据显示,往届生占比达51.82%,首次超过应届生!相较于应届考生,往届生往往具备更强的基础知识、备考经验和应试策略,使得考研内卷程度并未因人数减少而降低。
◆25考研或已“触底”,26/27能否继续降温?
目前考研人数已接近2017年水平,未来是否继续下降仍是未知数。若经济回暖、就业形势好转,26/27考研人数甚至可能反弹,竞争压力或将回升。
PART.02复试分数大幅下跌
1、试题难度升级,国家线下调≠考试变简单
2025年考研公共课难度明显提升,导致考生整体得分下滑,国家线被动降低:
政治:选择题考点更细致,时政占比增加
英语:阅读题材冷门,长难句结构复杂
数学:计算量加大,逻辑推理题占比上升
国家线下降是“题目变难”的结果,而非“录取放宽”!26/27年试题难度是否回调仍是未知数,考生切勿因分数线降低而低估备考压力。
2、国家线“假性下降”或引发报考反弹
分数线走低可能释放错误信号,刺激新一轮报考热潮:
在职/跨考生回流:因“门槛降低”重新加入竞争
二战/三战考生再战:往年落榜生可能卷土重来
管理类等“低分专业”扎堆:理工/文科生转向“高性价比”专业,加剧内卷
国家线下降≠竞争减弱,反而可能吸引更多考生涌入,导致26/27年报录比反弹!
3、理性备考:数据会“骗人”,实力才是硬道理
面对复杂的考研形势,考生需警惕“虚假安全感”!不要迷信“人数下降”红利。其次,热门院校/专业竞争依然残酷。
说到底,能否在考研这场战役中抢占先机,大学规划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些最终考研高分上岸的学长学姐,一定做足了准备,往往从现阶段就开始精准定位院校、拆解复习任务,一步步夯实基础!
小招推荐大家了解考研核心课程,拒绝“孤军奋战”,针对性刷题备考,从“过线”到“80+”,高分一次上岸
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咨询!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