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高中三年,最好的“心态”是什么?

普通高考高考复习心理调节   Ι  2025年11月06日
1701
摘要:很多家长盯着孩子的成绩排名看。却忽略了一个更关键的东西,心理状态。

很多家长盯着孩子的成绩排名看。却忽略了一个更关键的东西,心理状态。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高中阶段78%的学习困难,源于心态失衡而非智力不足。

什么叫心态失衡?

看到同桌刷题比自己快,就焦虑。一次考试没发挥好,就怀疑自己。听说别人报了补习班,就觉得自己落后了。

这种“比较式焦虑”正在摧毁一代高中生。

我接触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有个孩子因为月考排名从第5掉到第12,整整一个月不愿意去学校。还有个女孩看到室友熬夜学习,逼着自己也熬到凌晨2点,结果上课犯困成绩反而下滑。

真正的问题不在外面,在内心。

三种心态决定三年走向

经过多年观察,我发现高中最优心态可以总结为三个词:定、进、韧。定,就是内心安定。

不被外界节奏打乱。不因一次失误否定自己。

有个学生告诉我:老师,我现在不看别人做了多少题。只看自己今天比昨天多懂了什么。这就对了。

定的具体表现:月考失利不慌张,成绩上升不飘飘然。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专注于知识的积累而非排名的变化。

进,就是持续改进。

高中三年不是百米冲刺。是马拉松。关键在于每天都有微小进步。

错题本要建。但不是抄完就算。要分析错误类型,总结答题规律,形成知识网络。

学霸和普通学生的差距。往往就在这种复盘思维上。

韧,就是心理韧性。

高中会有很多挫折时刻。考试失利、知识卡壳、同学超越。能否在低谷中保持前进的动力,决定了最终的高度。

我见过太多开学猛虎,期中病猫的例子。原因就是缺乏心理韧性。遇到困难就退缩。碰到挫折就放弃。

真正的韧性是什么?是在数学考砸后,依然能认真分析错题;是在物理听不懂时,依然能主动请教老师;是在同桌超越自己后,依然能为他鼓掌。

父母的作用被严重低估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高中了,心态问题要靠他们自己调节,这是误区!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发育并未完全成熟,家庭的支持系统至关重要。

建议家长做到三点:

少问分数,多问过程。不要一回家就问“今天考试了吗排名怎么样。而要问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有没有遇到有趣的问题

接纳情绪,引导方法。孩子考试失利时,不要急着讲大道理。先共情他的沮丧。然后一起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

做好后勤,减少干扰。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讨论学习压力和升学焦虑。

最好的心态从哪里来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要问:具体该怎么培养这种心态?其实方法不复杂。

建立成长日记。每天记录三件事:今天学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明天想重点攻克什么。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设定进步台阶。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比如这周要攻克函数单调性。下周要背完必修一的英语单词。用小胜利积累大信心。

寻找“同路人,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孤军奋战容易心态失衡,团队作战更有韧性。

最重要的是,要相信时间的力量。高中三年,稳得住的人最后都赢了。那些起伏太大的,往往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把关注点放在排名上,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成长上。心态稳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sxz028.jpg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