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见过太多孩子被情绪拖垮——有的越焦虑越学不进去,有的因一次失利就陷入自我怀疑,一蹶不振。
但你知道吗?父母的态度对孩子至关重要。今天就分享3个实在方法,帮孩子卸下情绪包袱,轻装上阵。
一、少评判多共情
很多父母困惑:“孩子上了高中后什么都不愿跟我说。”其实,不是不愿,是害怕一开口就被评判。
我见过一个男孩考砸了,低声对父母说:“这次没考好。”家长立刻反驳:“肯定是你没认真刷题。”孩子当场就崩溃大哭。
家长要明白,此时孩子不是在要“解决方案”,而是在找情绪的出口。考试没考好他已经很难过了,这时父母的一句理解,比一万句道理都有用。
比如和孩子说:“没事,晚点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孩子可能会瞬间缓解难过情绪。少点说教,多点共情才是正确的做法!
二、少比较多肯定
“你看隔壁家×××,每次都前几名。”这句话就像一根刺,扎进孩子心里,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我们要明白:高考不是一场淘汰赛,而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旅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有人早开,有人晚放,只要还在前进,就值得被看见。
请把那句“你看隔壁家×××”换成:“我们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哪怕进步很小,我们也为你骄傲。”这份肯定,会成为孩子在黑暗中继续前行的光。
三、少绑架多理解
“我和你爸省吃俭用供你上学,你就拿这分数回报我们?”
“你要考不上985,对得起我每天给你送饭、陪你熬夜吗?”
这样的话,听着像激励,实则是沉重的情感枷锁。要明白,孩子终究不是我们的延续,他是他自己。他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赎罪式的牺牲感。
所以请少一点情感绑架,多一些理解与放手。你的爱,不该有条件;你的付出,也不该成为孩子的负担。
高中三年,孩子已经够拼了。他们需要一个能接住他的疲惫、包容他的不完美,让家成为避风港的地方。
此外,父母的情绪,也是家里的定海神针。你稳了,孩子就稳了;你焦虑,全家都跟着晃。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