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热议!北大、南大等多所985高校不再公开推免生源!

研究生考研资讯   Ι  2025年10月30日
8599
摘要:从近几年各大高校的推免生拟录取名单来看,不少高校纷纷取消了生源信息的公布。

近期,北大公布了2026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硕士、博士),依旧没有公布生源本科信息。

这已经是北大不再公布生源本科信息的第二年,除北大外,从近几年各大高校的推免生拟录取名单来看,不少高校纷纷取消了生源信息的公布。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高校都不公布生源信息了?对保研学生来说是好是坏?有什么预警?一起看看!(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1、高校为什么不愿意公开生源?

据了解,中山大学,从2022年后便不再公布推免生的毕业学校,同样不公开推免生生源的还有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

热议!北大、南大等多所985不再公开推免生源!.png

图源:北京大学2026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硕士)

热议!北大、南大等多所985不再公开推免生源!2.png

图源:中山大学关于公示2026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的通知

热议!北大、南大等多所985不再公开推免生源!3.png

图源:厦门大学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害怕被扣上“不公平”的帽子

对于部分名校,或多或少存在“生源偏好”,尤其在推免招生时更偏好92高校的学生,如武汉大学2025年的拟录取推免生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生源达到了99.8%。

热议!北大、南大等多所985不再公开推免生源!5.png

之所以更偏好985、211学校的学生。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院校的生源质量足够好,有利于日后的院校评估,另一方面能通过高考进入“92”高校的学生通常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也更容易做出成果。

在这种偏好或者说是“刻板印象”下,哪怕双非同学也很优秀,也会因本科院校的光环不足,在简历初筛环节便遗憾出局。

但是生源偏好太明显又会引起舆论争论。为避免来自社会关于“教育不公”的质疑声,避免被标签化为“歧视双非”、扣上不公平的帽子,不公开推免生源就成了高校常见操作。

而对于名校而言,本身院校实力就摆在那儿,生源掐尖推免选拔更是优中选优。录取的往往都是top985高校的学生,211学生都屈指可数,双非学生更是寥寥无几。高校学校也倾向于不再公开推免生源详情。

避免争议

主要是为了避免专项/普通计划、本校/外校之间的争议。

近年来,基于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国家推出了多项专项推免计划,如强基计划、工程硕博计划及国优计划等,但这些专项计划也会挤占院校的推免生接收名额。

如武汉大学26届的推免通知中明确规定,全校共招生3000人左右,其中包含各类专项计划,如国优计划等。在接收名额有限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外校想进入这些院校就会越来越难。

热议!北大、南大等多所985不再公开推免生源!6.png

【图源:武汉大学官网】

每年保研季,“本校保底”都会被推上风口浪尖。本校推免生往往是学校推免生中生源质量最高的学生。为了保证生源质量,部分高校为了给本校学生兜底,不惜鸽掉外校同学。

所以为了避免外界对专项计划推免和普通推免之间的争议,避免偏好本校排挤外校的非议,部分高校也会选择不公开生源。

对此,也引发了不少网友们热议:

热议!北大、南大等多所985不再公开推免生源!7.png

2、对保研的学生来说,有什么预警

名校陆续不公示推免生源,后面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不公开推免生源。

这也会让同学们以后在尝试通过拟录取数据来分析各校的招生偏好时难上加难,保研的信息透明度日益下降,信息差也会进一步扩大。

高校不公开推免生源,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现实选择,这确实为保研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

对于中下211和双非的同学来说,想冲刺top高校的难度也会更上一层楼,会面临更多不确定的难题,而在无法搜集更多可用信息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硬实力就成了当下最有用的方法,这也意味着未来保研会越来越卷、越来越难。

很多保研er想要外保,也就是从双非到211,从211到985,都想在读研的时候让自己的院校进入下一个level,但从越来越多高校不公开推免生源的大趋势来看,保研er想要越级读研竞争会比较大,需要比往常更多的努力。

保研是一场持久战而非突击战,其准备基本会贯穿大学前三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何最大化利用大学时光,实现升学目标?

微信扫一扫或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1v1保研规划!

保研规划评估_200.png

或点击链接咨询:https://jsj.top/f/WShrzJ

注:本文内容来源保研岛及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