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考研季,自2025年10月16日起,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进入正式报名阶段。观察近十年硕士招生人数与报名人数之间的关系上可以发现,硕士研究生录取比例一直保持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就拿2024年的数据来看,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18.57万,而报名人数高达438万,这意味平均4名考生中,仅有一个人能拿到梦寐以求的硕士录取通知书,而在118万个录取名额背后,实则是118万场无声的角逐。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53所“双一流”高校的计划招生人数相比去年有所增加,其中陕西师范大学扩招幅度最为显著,拟招生人数比去年增加880人,增幅高达26.67%。同时,有7所高校的预计招生规模超过了7000人,3所高校预计招生规模超过了8000人。然而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形势之下,推免率却保持居高不下,增加的名额最终能否落到统考生身上不得而知。
招生总人数稳步上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至2025年这十年期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2024年,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到了118.57万人,相比于2023年的114.84万人,扩招增幅达到了3.24%。通过数据变化发现,虽然招生人数达到了近十年的最高水平,但增长速度却是近十年最低。尽管目前并未有官方的数据显示,然而根据近十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变化趋势,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很大程度会呈现出缓步上升的现象。
与此同时,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也有很大程度的变化,自2023年硕士研究生的报名数量达到474万人的历史巅峰之后,报名人数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下跌至438万人和388万人,持续多年的“考研热”迎来降温。

27所“双一流”高校硕士招生超5000
部分高校发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了本校2026年预计招生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有27所“双一流”高校预计招生总人数超过了5000人,其中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7所高校的预计招生总人数超过了7000人,而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这3所高校的预计招生总人数更是高达8000人以上。
此外,根据搜集到的“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计划数据,全日制招生人数大于5000人的分别有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大学这10所高校,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吉林大学全日制招生人数最多,均为6900人,并列第一。

最多扩招880人!53所“双一流”高校扩招
据不完全统计,与2025年的计划招生人数相比,2026年有53所“双一流”高校实行了扩招,其中38所高校扩招人数大于100人。陕西师范大学扩招人数最多达到880人,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紧随其后,扩招人数分别为500人和400人。此外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6所高校扩招人数均超过300人。
除53所“双一流”高校实行扩招之外,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这12所高校的预计招生人数和去年保持一致。

推免比例居高不下
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招收推免生的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且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用于统考考生。然而在现实中,推免比例普遍居高不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多数“双一流”高校的推免生人数已接近全日制招生总人数的50%上限。
推免比例越高意味着高校在优质生源上拥有更大的选择权,而对广大统考生而言,这也意味着部分专业实际可报考名额被压缩,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值得关注的是,多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也明确提及:未完成的推免计划将重新划入统招计划中使用。这一规定为统考生保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也提醒考生在报考阶段密切关注推免计划的完成情况,把握报考机会。

考研形势每年都在变化,2026年硕士研究生扩招已成定局,对于考生而言并非简单的机遇,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竞技场。智者之选,在于“当局者清”——于外,需眼明心亮,洞察政策导向与竞争局势;于内,要沉着冷静,以稳定的节奏和清晰的规划应对万变,既能把握趋势,又要专注执行,在瞬息万变的浪潮中锚定自己的航向。
考研这场马拉松,起跑线的选择比盲目冲刺更重要!如何规划考研?最大化利用大学时光,实现升学目标。
微信扫一扫或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1v1考研规划!

或点击链接咨询:https://jsj.top/f/WShrzJ
注:本文内容来源青塔、各高校2026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