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高三一轮复习如何进入最佳状态?看这篇!

普通高考高考复习心理调节   Ι  2025年10月22日
387
摘要:如何安排好一轮复习真的对二轮三轮复习很重要,在此,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进入一轮复习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现阶段,高三学生一轮复习应该都进行了一段时间,这个阶段很多同学都会感到迷茫,因为高一高二的漏洞太多,六门科目都需要挤时间去消化知识点,所以忙了一天到晚上就会有一种“很累但是收获并不多”的感觉,就很容易滋生挫败感。

如何安排好一轮复习真的对二轮三轮复习很重要,在此,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进入一轮复习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一)调整情绪,营造心流氛围

1.摒弃焦虑情绪:在复习过程中,若出现做题目A时却担忧题目B无法完成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情绪疏导。因为过度焦虑会形成心理内耗,阻碍学习行为的推进。要明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因暂时的任务担忧而否定当下的学习行为,当坐下来准备学习时,就已经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2.做好学习前的准备:每次学习开始前,花费2-3分钟,将后续要开展的学习任务清晰地写在便利贴上。这一行为相当于给大脑发出“即将启动学习模式”的信号,有助于让思维从分散状态快速聚焦,为进入有序的学习节奏奠定基础,从而更易进入心流状态。

(二)优化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1.物理环境净化:将手机调至勿扰模式并放置在视线之外,远离舒适的床铺、容易分散注意力的零食等物品。简洁的物理环境能降低外界刺激对大脑的干扰,使大脑更易处于平静、专注的状态,为高效学习提供基础条件。

2.选择优质学习场所: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学校是较为理想的学习场所。学校浓郁的学习氛围具有无形的督促作用,当看到周围同学都在努力学习时,自身想玩乐的冲动会受到抑制,从而更易投入到学习中;而在家时,可将活动范围主要限定在睡眠和饮食区域,避免因居家环境的休闲属性而分散学习注意力。

(三)从简单任务入手,逐步建立学习惯性

1.选择低门槛学习任务:以网课学习为例,它属于知识输入型任务,只要坐下来就能快速启动。对于物理等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若一开始就进行高难度的刷题,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和拖延行为。可以先从观看讲解通俗易懂的网课开始,如赵玉峰老师的物理课,在轻松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2.借助任务关联性深化学习:在通过网课等方式掌握知识点后,利用与知识点关联性强的讲义题目进行练习。由于题目与所学内容契合度高,刷题的正确率会相对较高,这种正向反馈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而激发继续学习的意愿,推动学习行为的持续进行。

二、一轮复习如何进入最佳状态(含时间利用与学习动力激发)

(一)时间利用策略

1.以考代练,提升时间利用效率

模拟考试场景:将每次作业都当作考试来对待,尤其是在一轮复习刷套卷时,利用自习课、午休等大块时间进行。使用计时器进行倒计时,营造出考试的紧张氛围,这样不仅能避免刷题时出现拖拉、浪费时间的情况,还能让大脑逐渐适应考试的节奏,降低对考试的紧张感,实现对考试的“脱敏”。

针对性科目训练:对于数学、物理这类计算量和题目数量较大的学科,要提前进行刷题速度的训练。并且,按照高考的时间安排来进行模拟练习,使大脑在特定的时间段对特定科目形成条件反射,增强对学科的熟悉度,提升考试时的应变能力。

2.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知识碎片化积累:在排队、升旗等喧闹的环境中,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下平时容易出错的单词以及作文素材等内容。这些零碎时间的有效利用,能够积少成多,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限时专项训练:课间时间可以进行选择题的限时特训,例如在十分钟内完成数学单选的前六题。通过这种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既能保持对学科的手感,又能提升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3.抓大放小,合理分配精力

聚焦弱势学科:高三学生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六门学科平均用力。在完成每科的基本作业后,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1-2门弱势学科上。以数学和物理学科为例,物理学科可以每天晚上跟随赵老师的网课学习,在一轮复习时,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先通过网课掌握知识点,再通过刷学校作业来巩固;数学学科平均每三天完成一张套卷(涵盖选填、大题以及错题重做等内容)。

保持其他学科手感:对于优势学科或者已掌握较好的学科,利用上课时间和零碎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学习,以维持对这些学科的熟悉度和解题手感即可。

4.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节奏

一轮复习期间,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如果学校布置的作业质量不高,不能对自身知识漏洞的弥补起到有效作用,就可以适当舍弃,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自主选择更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确保学习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二)学习动力激发方法

1.设定阶段性目标:将一轮复习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阶段性目标,例如在一段时间内掌握某一章节的知识点、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等。当完成这些小目标时,会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转化为持续学习的动力。

2.寻找学习榜样:在班级或者学校中,寻找学习态度积极、成绩优秀的同学作为榜样。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激励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轮复习中。

3.建立奖励机制:为自己制定学习奖励机制,当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或者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如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美食等。这种正向的激励能够让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吸引力,提升学习的动力。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6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sxz028.jpg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