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启用暨第二届发展战略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新校区隆重召开。新医科中心建成使用,标志着安徽省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进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全面提升安徽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健康安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翠凤,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振宇,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浩,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李秋淮,省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王焱,肥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新华,省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刘青松,校党委书记王琦,校长翁建平,安徽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校领导顾家山、曹云霞等共同见证。学校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原副校长肖圣龙出席活动。
王翠凤在致辞中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向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启用、第二届发展战略委员会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安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安医大新医科中心的正式启用是学校的大事喜事,也是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的大事喜事。不仅有利于学校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理念,转变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医学人才供给能力,更有利于优化安徽省医学教育结构,完善安徽省医学教育布局,推动医教产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安徽省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省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推动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和发展氛围,为助力健康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安医大牢牢把握历史机遇,锚定服务“三地一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位,进一步拉高标杆、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新医科中心的平台优势,全心全意创建省委放心、人民满意的“双一流”大学。
范先群院士在致辞中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的启用表示热烈祝贺,对学校在近百年发展过程中历经多次迁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赞扬。他指出,新医科中心的正式启用,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办学资源的丰富,更是办学格局的跃升和综合实力的跨越,标志着安徽医科大学事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学校顺利开启新的百年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学校第二届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将团结带领全体委员会委员,履职尽责,为学校加快创建“双一流”大学、为健康安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琦在致辞中代表安徽医科大学全体师生医护员工,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深情回顾了新医科中心的建设历程,系统介绍了自第一届发展战略委员会成立以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新医科中心是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教育提质扩容重大工程,承载着安医人的梦想和追求。建设一流高水平大学,不仅需要“大楼”,更需要“大师”。希望通过校第二届发展战略委员会,凝聚全国医学领域战略领军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擘画新医科发展和“双一流”创建的宏伟蓝图。
翁建平在主持大会时,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新医科中心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在新医科中心正式启用、学校即将迈入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新征程上,安徽医科大学将牢记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嘱托,不负广大师生和全社会的热忱期盼,向着建设厚德、有为、创新、开放、幸福的“双一流”大学奋力迈进,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宣读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届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聘任文件,范先群受聘为主任委员,何国伟、李校堃、肖伟、尚永丰、段树民、卞修武、田志刚、王松灵、夏强、王福生等10位院士受聘为副主任委员,王启明、王云贵、徐爱民、李绍平、朱卫国、倪合宇、方圣云、吴振宇、刘志荣、贾继辉、韩文欣、姚志彬、凌文华、梁万年、何晓顺、魏文斌、施小明、宋礼华、陶晓东、陶悦群、季俊虬等21名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翘楚”受聘为委员。王琦为出席活动的学校第二届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代表颁发聘书。
据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可容纳学生2.3万人,规划总用地面积2137亩、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7亿元。
注:本文内容来源安徽医科大学,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