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点动态调整与自主审核,是高校“主动选择”、运用学科调整自主权不断完善自身学科体系的重要途径,将为重塑学科专业布局、明确办学定位带来机遇。
为了解高校主动调整优化学位点的动向,助力高校学科建设,青塔聚焦高校经动态调整、自主审核增列与撤销的学位点情况,从学位点类型、学科专业、单位分布等维度,对比全国高校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的学位点增撤特征和趋势,并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科布局优化调整策略进行剖析,最终形成《2025年度学位点系列报告:全国高校学位点增撤趋势洞察》。
自主审核单位是新增学位点大户
近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达2024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2024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其中,经动态调整,高校共新增10个博士点、119个硕士点,撤销博士点12个、硕士点118个;自主审核单位新增90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自主撤销博士学位点3个、硕士学位点46个(仅统计普通高校,不含军校、科研机构)。
从新增学位点的数量来看,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的自主审核单位,头部优势明显。29所自主审核高校共新增了120个学位点,其中超过四分之三为博士点,平均每校约新增4个学位点;新增学位点数量居于前20的高校,除河海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外,均为自主审核单位。
从撤销学位点的数量来看,2024年度,河海大学撤销学位点数量最多,共10个;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分别撤销7个、5个学位点,居于第二、第三位;非“双一流”高校中,江西师范大学共撤销4个学位点,数量最多。
新兴、交叉学科成高校布局重点
从一级学科来看,“十四五”期间,新兴的交叉学科成为高校动态调整、自主审核新增学位点的布局重点。具体来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新增36个学位点,数量最多,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增28个学位点,区域国别学新增19个学位点。

这些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新兴学科,处于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契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导向,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因此成为高校增列学位点的热门选项。
在专业学位上,法律、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各新增20个学位点,并列第一。数字经济、公共卫生分别新增19个、15个学位点,居于第二、第三位。

人文社科类专业撤销比重上升
从撤销学位点所属的学科专业来看,2021年-2024年,高校撤销数量最多的一级学科是软件工程,共撤销21个;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分别撤销13个、10个,分别居于第二、第三位。在专业学位上,资产评估的撤销数量最多,共9个;其次是国际商务,共撤销7个。

整体来看,“十三五”期间备受高校青睐、新增较多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在“十四五”期间取代工程类硕士,成为了高校的重点撤销对象。其中,被撤销的57个专业学位点中,有46个都属于人文社科领域,占比超过80%。
“壮士断腕”,55所高校撤销一级博士点
2016年来,共有55所高校经动态调整、自主审核撤销了7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大部分博士点都因办学水平不高、实力相对较弱而被淘汰。被撤销的一级博士点中,有34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未参评或未上榜,并有12个学科仅获评C类,12个学科获评B-。获评B档以下的学科占比达到了77%。
另一方面,有些学科虽然原来发展基础较好,但由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相关学位点过于饱和等,也可能面临被撤销的命运。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在2016年、2018年撤销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的软件工程一级博士点,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也各自撤销了获评B+的软件工程一级博士点。
裁撤这些实力相对较弱或已经过时、与办学大方向相关度低的学科,压缩学位点规模,集中资源发展重点、优势学科,成为高校优化学科布局、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不二之选。

注:本文内容来源青塔,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