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吗?“初中靠努力,高中拼智慧。”走进高中的校园,同学们要看清高中学习的本质。大家要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这才是智慧的提升。
但实际学习中呢?很多高中生,还延用初中的学习习惯。结果,越学越吃力。
升入高中后,做聪明的同学,就要看清的这4个学习“潜规则”了!
1、记笔记,也要思考
如何抓住课堂?许多高中生,都知道课堂的重要性。为了提升成绩,大家会跟着老师的节奏,将笔记做得很全面。这样做,就足够了吗?
事实上,许多高中同学都会陷入一个误区:
老师讲啥他记啥,笔记记得比课本还工整,但没有思考的过程。结果,月考时对着笔记发呆。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可他们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用。
心理学中的“加工深度理论”指出:单纯抄写,属于浅层次的加工,知识留存率会很低。
就像往篮子里装苹果,不分类不整理,用的时候根本找不到想要的。
那么同学们,怎样抓牢课堂?
衡水中学有个“三色笔记法”:黑色记知识点,红色标疑问点,蓝色写联想。
在记录笔记的同时,要有反思的过程。
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形成个人的知识地图,大家的掌握率就会提升。
2、做作业,不是任务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很多高中生,看不清作业的真实意义。
大家总以为:完成作业,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实际上呢?这样的想法,会阻碍同学们的成长。
作业写完,就万事大吉?做聪明的高中生,就别自欺欺人了。
同学们要意识到,作业是帮助大家掌握知识点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做作业,可以检验大家的掌握程度。就像学骑自行车,光看教程不练习,永远学不会保持平衡。
那么,做作业要有什么心态呢?
大家要意识到,布置作业的真实意义,用主动的心态去完成。
同时,多一些反思。比如,这个题型来自于课本上的哪个知识点,自己为何会做错?等等。
坚持三个月,你会发现学习越来越透彻。
3、别让分数,定义你
这次又考砸了!我是不是根本不是学习的料?
高中三年里,大家会面临很多次考试。而考试,不仅会检验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见证同学们的心态。
如果同学们,总是自我否定。那么考试就失去了意义,大家就会不断消耗自己。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过度关注分数的学生,抗压能力比关注过程的学生明显要低。
考试就像体检!分数是体检报告,重点看哪里需要调理,而不是骂自己“身体差”。所以同学们,不要忽视了心态的影响力。
大家要学会心态调整:把大考当模拟战,小考当侦察兵。
正确认识考试,大家就能减少心理压力,坦然地应对各种学习上的挑战。
4、高效,不代表忙碌
高中三年里,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同学们很努力,成绩却不见提升。
为何会这样呢?给出答案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有学生曾给我看他的时间表,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中间排满了学习任务,结果月考排名反而掉了。
从中不难看出:高效学习≠时间紧迫。真正聪明的高中生,往往都擅长时间管理。
大家会抓住高效学习的阶段,真正专注于学习之中,到了低效的时候,就做好休息和锻炼。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同学们若想避免消耗自己的行为,就要走出盲目忙碌的误区。
大家可以做好时间表。
安排好学习、休息、运动、娱乐等时间,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学会了时间管理,学习才能变得有条理,大家方能走出忙碌消耗的误区。
走进高中校园后,同学们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适应期。
如何快速适应呢?许多同学,看不清高中学习的规则,就容易走弯路。看清以上的“潜规则”,就像拿到了藏宝图。有助于同学们找准定位,找到契合的方法,快速稳定自己的成绩。
高中三年,愿你既能埋头苦读,更能抬头看路,在知识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