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现实生活中呢?许多家长缺乏这样的认知。
大家将“焦虑的唠叨”,看成是自己的付出。结果,反而阻碍孩子的成长。
尤其当孩子升入高中之后,家长要学会调整和改变,用正确的方式督促孩子成长了。
家有高中生?请做这5种“给力”的家长!
1、做情绪的稳定器
当孩子考砸了,作为家长,你会有什么表现呢?
有一位高中生曾说:“我考砸了,妈妈哭得比我还凶。”
家长的焦虑像面镜子,孩子照见的不是自己的问题,是“父母的爱有条件”。
如果你想帮助孩子,就别让你的焦虑,变成孩子的压力。
为什么情绪稳定这么重要?
心理学研究发现: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压力阈值”。
家长越焦虑,孩子越容易把小失误,放大成“大灾难”。就像开车一样,副驾驶的乘客越紧张,司机越容易手忙脚乱。
那么家长,怎么当“情绪稳定器”?家长请记住“3秒法则”:
孩子说成绩时,先深呼吸3秒;孩子情绪低落时,别急着给建议。
通过3秒,稳定自己的情绪。
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就会少一些焦虑,亲子关系可以保持温馨的状态。
2、做资源的连接者
有位学霸说:“我爸妈不替我选专业,但会带我去大学参观。”
从中你意识到了吗?
家长的角色,不是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
孩子升入高中后,做聪明的家长,要做孩子与资源之间的连接者。
高中生的核心能力,是独立解决问题。
家长包办越多,孩子越依赖,能力就无法顺利提升。就像学游泳一样,家长在岸上喊“手抬高”,不如找个教练在旁边指导。
那么家长,怎么当好“资源连接者”?
大家请记住“三问原则”:
孩子遇到困难时,先问:你需要我帮忙找什么资源?
孩子想尝试新事物时,问:你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
孩子迷茫时,问:你想和谁聊聊?
有位爸爸试过,按这个方法做后,孩子从“等爸妈安排”变成“主动列需求清单”。
3、做信任的发射器
高中三年里,你是这样的家长吗?怀疑孩子恋爱,于是总翻看他的书包。怀疑孩子不努力,总是叮嘱孩子学习再学习。这种不信任的结果是什么?
孩子逐渐藏起自己的心事,不愿意跟家长交流。久而久之,会变得自卑和叛逆。
亲子之间的信任有多重要?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
家长对孩子的信任,会变成孩子“自我实现的预言”。
你相信他能做好,他真的会努力做好;你总怀疑他不行,他可能真的放弃。
就像种花一样,你天天说“这花活不了”,它可能真的枯萎;你说“这花能开得很好”,它反而会努力生长。
所以,家长务必做好信任发射器。
比如,不翻看孩子的隐私;不质疑孩子的话;不替孩子做决定。久而久之,孩子将不会让你失望。
4、做成长的榜样
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习惯:自己每天刷着手机,却让孩子别沉迷手机,要好好学习。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最缺乏说服力。
家长总说为孩子好,可自己都不努力,凭什么要求孩子呢?
做聪明的家长要意识到:你的行为,要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所以,要做成长型家长。具体怎么做孩子“成长榜样”呢?记住“3同步”:
1、同步学习:孩子写作业时,你在旁边看书或工作。
2、同步运动:周末一起打球、跑步。
3、同步规划:和孩子聊“我最近想学什么”“我今年有什么目标”。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一起进步的伙伴。
5、做未来的规划师
有位大学生说:“我高中三年只知道刷题,到了大学才发现,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家长的认知,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
当孩子升入高中之后,家长为何要扮演“未来规划师”的角色呢?
因为高中阶段,是职业启蒙的关键期,影响孩子的判断和成长。
孩子有了规划意识,方能找准努力的方向。
怎么当“未来规划师”?记住“三聊原则”:
聊兴趣、聊能力、聊可能。
有位妈妈试过,每周和孩子聊一次“未来”。
半年后,孩子主动说:“妈,我想学计算机,因为我喜欢解决问题。”
如果您家有高中生,那么,家长的爱就需要“升级”了。期待每一位家长,都能看清高中三年的本质,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