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很聪明,可是却不将聪明劲儿用在学习上。
尤其在高中三年里,许多学生天赋不比别人差,但找不到学习的动机。所以,他们选择了混日子。
这种情况,看在家长的眼里,急在家长的心上。如果您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要怎样改变孩子,点燃其内心学习的火焰呢?
家长多说5句话,助力高中生“觉醒”!
1、“你努力的样子,让我骄傲”
你是这样的家长吗?当孩子升入高中之后,你一直盯着分数看。
孩子考好了!你就会表扬孩子,认为孩子很优秀。若是孩子没考好,你脸色一变,就会喋喋不休地指责孩子。
很显然,这种态度会影响孩子的心态。
要知道,高中三年里,孩子本身的压力很大,家长盲目指责孩子,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做聪明的家长:要看到孩子的努力,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看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看到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心理学有个“成长型思维”理论:当孩子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就会主动迎接挑战。
所以,家长与其盯着分数。
不如把目光,放在孩子努力的过程上。就像种树一样,天天量树高不如多浇水施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2、“这个难题,你觉得该怎么破?”
中考之前,许多家长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孩子遇到了问题,就马上帮助孩子解决,结果让孩子失去思考的机会。
当孩子升入高中。接下来的学习中,孩子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所以,真正聪明的家长,若想帮助孩子提升和觉醒,就要鼓励孩子多动脑。
当孩子陷入了困惑,家长别自作主张,给孩子明确的答案。
而是要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智慧,引导孩子开动自己的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问孩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你如何解决?”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孩子自主解决问题,去直面学习中的挑战。
所以,孩子下次遇到难题了。
作为家长,不妨把"你应该……"换成"你觉得……",给孩子留出思考的空间。
3、“犯错,是成长的彩蛋”
学习生活中,每一位学子都会遭遇到难题,也会出现犯错的情况。
当孩子做错题了!家长怎么做,才能助力孩子成长呢?
如果你习惯说:“这么简单都做错了!”这样的话语,就像一把刀,会把孩子的自信削得七零八落。
家长要有这样的认知:每个人都会犯错,错误并非是坏事。
为何这样认为呢?因为错误里,往往藏着认知盲区。就像地图上的迷雾,拨开才能看见新大陆。
爱因斯坦说得好:“如果一个人从没犯过错,说明他从未尝试过新事物。”
所以说,当孩子把数学公式记串了。家长别急着纠正,不妨说:“这个错误挺有意思,咱们一起找找它怎么产生的?”
当错误从敌人变成老师,学习就变成了一场探险。
4、“你的人生,由你来书写”
高中三年里,除了面对学习,大家还会考虑人生的规划。
在志愿选择的时候,你是这样的家长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比如,“学医稳定”、“考公安稳”等。
这样的话语,正在把孩子塞进家长设计的模具里。
如果你,想挖掘孩子的潜力,想让孩子在学习的旅程中,做到持之以恒。
那么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人生要由自己来书写。”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显示:与其替孩子规划人生,不如带他看看不同的风景。
周末去科技馆转转,假期参加职业体验营,让孩子自己感受:
原来世界这么大,人生可以有这么多的可能。
5、“累了就歇会儿,咱们慢慢来”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一直努力,最终赢得高考。
在这种心态下,许多家长会一直鞭策孩子:“现在不拼更待何时!”
结果,孩子变得身心疲惫。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内耗。
做聪明的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减压:
当孩子疲惫的时候,不要继续鞭策孩子了,而是应该换一种方式给孩子减压。
比如,带孩子去钓鱼,去爬山,甚至去看星星灯。
通过这样的方式,缓解孩子的压力,让孩子获得释放压力的机会。
持续高强度的学习,容易让学习变得低效。
即便是高中生,也需要“心理放假”。
趁着周末的时候,和孩子说“慢慢来,歇歇吧”。
带孩子去打场球、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干脆让孩子睡个懒觉。
休息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给成长积蓄能量。
家长请记住:每个孩子,都是待燃的火种。
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替孩子去燃烧,而是帮孩子找到那簇引火的星光。
下次和孩子聊天时。不妨试试这5句话,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