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冲刺申硕!这所民办高校,将更名大学!

普通高考高校动态   Ι  2025年09月28日
6569
摘要:近日,上海杉达学院首届60名硕士生入学,成为上海第一所获批硕士点的民办高校。

第一年招生录取分数线就比肩985,贯通本硕博培养不用升学内卷……今年夏天,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一登场,就有了几乎撼动高教格局的力道,更改变了民办大学的面貌。

这边是灼热的“新火”,而另一边的传统民办高校,也迎来了发展建设新的拐点。

近日,上海杉达学院首届60名硕士生入学,成为上海第一所获批硕士点的民办高校。8月29日,湖南信息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提到,要精准制定“升硕”工作实施方案,将召开“升硕”工作推进大会,为获批硕士点、更名为“湖南信息大学”奠定一流物理条件。

冲刺申硕!民办高校,将更名大学.png

民办高校“申硕热”,乘着东风席卷而来。

从无到有,从专科到硕博

如果回溯民办高校从专科层次到研究生培养的办学轨迹,会发现这段近20年的历程,机遇与挑战并存。

1993年,国家教委出台《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民办招收的学生纳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民办高校正式开始审批,开办大专层次的全日制教育。到2000年,黄河科技学院升本成功,突破了民办只能办专科的限制。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后,民办高校的数量、在校学生规模都有了快速发展,为开展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础。

不过,从学位授权审核进程来看,1981—2010年间进行了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均未涉及民办高校。

直到2011年,《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名单的通知》发布,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和西京学院5所民办高校以项目的形式,首度成为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虽然只占总数的8%,但它打破了只有公办高校和科研院所才能培养研究生的局面。

随后,国家层面不断引导和支持民办高校将工作重心集中到高质量发展上来,民办高校也可根据学科特色优势开展研究生教育。

冲刺申硕!民办高校,将更名大学2.png

突破!9所申硕成功

但是从高校身份来说尚未突破,还需要申报审核。转机出现在2018年,吉林外国语大学获批成为我国第一所具有硕士授权单位资格的民办高校。截至2025年6月,全国民办普通高校829所,西湖大学1所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9所高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冲刺申硕!民办高校,将更名大学3.png

从学科布局上看,55个硕士点中,专业学位占比高达94.5%,以应用型领域为主。人文社科及艺术类占超70%,理工类仅占比偏少。总体而言,民办高校硕士学位授权体系初步形成,但学科结构亟需优化,以匹配国家“理工农医”战略。

这9所可谓是民办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先锋。用三十载成长为民办标杆的吉林外国语大学,创下多个“第一”与“唯一”。吉外是民办高校中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省重点高校;连续6年在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位居榜首;在2023年度学位授权审核增列中,是唯一增列学硕授权点的民办高校,建成民办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构建了涉外大语言学科集群,12个硕士点的数量居民办高校首位……当下,学校又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全力冲击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学校为博士学位“A+”计划培育单位(2024-2026),有望填补民办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空白。

去年刚获批硕士点的上海杉达学院,其“申硕”成功是三十多年办学积累下的水到渠成。杉达三个硕士点的培养方向,聚焦需求,让专硕更“专”。仅以上海来说,对高层次护理人才需求旺盛,杉达结合行业未来发展,将护理专业培养聚焦老年护理与儿童护理两大方向,填补细分领域的空白。与上海多家三甲医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将课堂搬进医院。不止护理专业如此,电子信息专业与华为、商汤等企业合作开发鸿蒙系统应用课程;金融专业则深度参与养老金融国家标准的制定。这种“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模式,使得专硕培养直接对接产业一线需求。

各省支持,重点培育

不过,也有“民办院校申硕、申博意义何在?”的质疑,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表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校也应该有高水平大学、有一流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原校长徐绪卿则认为,公办本科院校大部分已经获得研究生培养资格,今后一个时期,增列申硕的任务将落在民办本科院校的肩上。

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支持专硕背景下,相较于研究型大学侧重学术型人才培养,民办高校以应用型教育为主,擅长捕捉行业动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进行快速调整,最终实现“小而精”的专业布局,这正是民办院校的独特优势。

珠玉在前,不少民办高校纷纷开启申硕之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5月,全国共有110所民办高校被列入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培育)名单,覆盖23个省份。

冲刺申硕!民办高校,将更名大学5_副本.jpg

整体来看,工科占据主导地位,且与区域产业对接是主要指挥棒。例如,河南通过密集立项重点布局机械、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呼应中原地区产业升级需求;东三省依托传统工业基础,聚焦机械、能源动力等学科,例如黑龙江省民办高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聚焦智能装备研发和能源产业升级,联合科技企业深耕人工智能,助力区域转型。

同时,众多学校积极建设的硕士学位点都立足于本校的优势学科,这为保障培养质量扎实根基。比如获批吉林省硕士学位“A+”计划立项培育单位的长春财经学院,立项建设数字经济、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学校一直将“数字经济”作为一流学科建设,通过改造升级,获批吉林省首家数字经济本科专业,会计学本科专业更是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根据学校规划,力争202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民办高校发展至今,已从“量的补充”进入“质的竞争”的新阶段。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学位增长力量,要正确定位,量力而行,更需切实抓好本科教育,培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肥沃土壤。未来取得硕士点后,人才培养目标和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力争进行升级,能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注:本文内容来源软科,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