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建设开工仪式在湘江科学城举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李民宣布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项目正式开工。
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对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省、市、新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高地的有力支撑,也是湖南师大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核心承载,该项目一头连接国家“两重”资金支持,一头连接湘江科学城万亿级产业集群。他希望,湖南师大以“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发挥自身优势,构建“校区—园区—城区”三位一体、学研产城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湘江新区抢占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制高点提供硬核支撑,为全市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他表示,长沙市、湘江新区为项目建设开启“绿色通道”,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将湖南师大科创港校区打造为湘江科学城片区的标志性、引领性项目。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湖南师范大学事业发展、支持新校区建设的上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建设科创港校区,是学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使命工程,是回应三湘儿女对优质高等教育热切期盼的民生工程。学校将坚持“世界眼光、湖湘特色、师大气质”的规划理念,高标准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全力建设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于一体的高水平科教融合创新区;将锚定“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建设、高水平管理运营”的要求,以“师大速度”攻坚建设,将科创港校区建设成为“会呼吸、会思考、会生长”的未来大学样板;将紧扣湘江科学城的创新定位,重点布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化工新材料、信息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以及核心基础学科,打造以新工科为核心的学科集群和创新平台,为服务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学校将坚守师范本色、聚焦科创特色、彰显创新底色,把科创港校区建设成为书香满溢的教育绿洲、活力迸发的创新高地,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选址长沙市湘江科学城,与学校主校区距离约22公里,校区间已地铁贯通,占地面积1340亩,总建筑面积约75.33万平方米。项目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建设、高水平管理运营。
就在8月底,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第二、三、四、五、六组团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计划】。按照招标计划,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拟于2025年9月30日启动。

此前,今年3月18日,湘江科学城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36个优质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415亿元,其中包括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项目(一期)。
1月23日,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及第一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更正公告(第二次)”,其中明确了科创港校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早在2024年11月,湖南师范大学基建处发布《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单位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编制服务咨询单位校内议标》,其中显示,科创港校区选址长沙市湘江新区湘江科学城,总建筑面积约88.0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6.31亿元。

注:本文内容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