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的好:栽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是因为过度害怕,不了解学习规律导致的。
1.后悔当初没有抓紧时间。
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担心被别人远远摔下,便自责没有在初中狠下一段功夫,夯实基础。
升入高二的同学,后悔高一没有很快进入状态,贪玩导致学习进度难以跟上。
每天在这种自责中度过,思绪就会陷入混乱的漩涡中,难以抽身。
烦乱的思绪让你无法沉下心去学习、思考、总结,课堂老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听不懂,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此时,焦虑情绪会变得更加强烈,失眠,厌学等不良情绪爆发,当心力消耗殆尽时,便会自暴自弃。
2.害怕将来失去学习的机会。
焦虑的另一个来源是担心将来。
当你打开物理资料,看到做不完的题,看不懂的物理符号,一大堆不知所以的公式,你会害怕,害怕是因为未知。
当你看到别人能够顺利完成一个题目,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
事实上,每个人都从认识汉字开始,一步一步走来的,每个人都走的很难,不过他们将最难堪的过去掩藏了起来,向你展现了他们光鲜的一面。
你还可能会担心没有好的成绩,无法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你害怕爸妈那句:“考不上学回来种地”般的咒骂。
其实,没有父母会愿意让子女过得不如意的,他们只是鼓励的方式不对罢了。
你所能做的就是眼前,其余的事情交给命运去决定吧。
那么,当有焦虑情绪时,该如何进行自救的呢?
3.向外寻求帮助,向内给自己打气。
当一个人心绪出现问题时,是迫切需要别人拉自己一把,帮自己脱离危险的泥沼。
你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告诉老师你的真实原因和想法。
老师毕竟教学方面的专业人士,他的一句话可能就会给你足够的信心,他的一些辅助资料,可能会让你事半功倍。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
对自己要不断进行鼓励,根据自身实力量力而行。
现在由于功课被落下了,那就从课本概念,定律,课后习题开始,紧跟老师步伐,不求难也不求多,只求能够真正理解。
当你能够真切的放下心理包袱,内心便会变得波澜不惊。
当你看到成绩进步时,便会敢于进行更高难度的挑战。
事情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它的不确定性,才让人生蕴含了无限可能和成长的机遇。
最后,焦虑不是你的敌人,而是提醒你“我在意”的信号。要学会与焦虑相处,它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扫码进群学习交流,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