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考研人数下降,上岸难度会降低吗?

研究生考研资讯   Ι  2025年09月17日
12508
摘要:

最近收到不少小伙伴的疑问:“怎么今年考研自习室人少了,图书馆也不需要早早去占座了,难道考研人数少了,竞争会轻松一些?”、“好像大家对考研祛魅了,跟风的人少了。”

但同学们,别急着做判断,和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来分析一下背后的真相。

1、从狂飙到降温

回顾近五年考研报名人数趋势:

2020年:首破300万

2022年:突破400万,此后长期高位运行

2023年:达到峰值474万,“卷”成代名词

2024年:下降近40万

2025年:再降50万至388万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定格在388万。这已是连续第二年显著下滑——较2024年减少50万人,而2024年报名人数也比2023年下降了36万。这意味着仅仅两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累计缩水86万,创下近年新低。

这一数据与曾经的“高光”形成鲜明对比:自2016年起,考研报名人数开启“狂飙”模式,从2015年的164.9万一路暴涨至2023年的474万,屡创历史新高,其中2022年一年就激增80万。

考研报名人数“降温”现象并非首次出现,2014年和2015年也曾经历连续两年下降。但这次下降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远超以往。持续多年、不断升温的“考研热”,在经历了指数级增长后,似乎迎来了一个程度更深、更显著的阶段性“退烧”。

2、考研降温的原因

★学历光环淡化,稀缺性价值衰减

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的推动下,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学位稀缺性的显著下降。当代青年的投入产出预期趋于理性,越来越多年轻人深刻认识到“学历(研究生)≠优质就业”的现实。

此外,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向明确:硕士培养主体转向应用型人才(专硕)。政策目标是未来新增硕士点以专硕为主,并实现专硕整体占比达60%。相较于学硕,专硕普遍收取更高昂的学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传专硕学制为两年,每年学费高达6w,不计魔都生活成本,两年学费共计12w。

此外,奖助学金的问题也让大家担忧。有同学反映,读研期间奖学金缩水,助学金不仅不是全覆盖,甚至有的学校还不能按时发放。

考研人数下降,上岸难度会降低吗.png

职业发展路径多元化

如今,除了考研,选择越来越多啦!

考公务员:福利好,待遇高,研究生也能考,真的是人生另一种“上岸”!

出国留学:物理阻隔没了,留学回归!尤其是去港澳留学,不用完全脱离国内,轻松享受国际化的教育。

创业/就业:放下“学习”的重担,直接进入职场,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自己做老板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看到这些选择,大家的考研热情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这不代表“上岸机会”减少,反而是有更多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做决策。

代际价值观的迁移

新一代年轻人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职业幸福感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盲目追求高学历的趋势减弱,关注点转向了能力提升、个人兴趣与职业发展的实际匹配度。

3、热度下降,不代表竞争减轻

当前报考热度的结构性回调,或将在短期内缓解部分院校与专业的竞争强度,但能否把握机会仍取决于个人规划和备考质量。考研竞争仍然激烈,难度依旧!

考研减少的人数大多是未经过深思熟虑的考生。考研的竞争不再是人数多与少的对比,而是质量的比拼。那些决定考研的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不仅仅有耐力,更有决心。

因此,虽然人数少,但质量高的竞争者会让竞争更加激烈。

以前,只要会复述书本内容,考试就能拿高分。但现在,大家必须“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生”,不再只是做书本的搬运工。

这种要求的提高意味着,想要脱颖而出,光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

例如,《天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提到:

考研人数下降,上岸难度会降低吗2.png

像英语、数学等公共课,考试大纲和难度近年来都有调整,像英语二变成了英语一,数学二变成了数学一,考试难度有所提升。

这个变化对于考生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一些旱区,估分与实际分数常常不一致。

所以,如果你已经选择了考研,就不要轻易放弃。现在正是拼搏的最佳时机!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即使路上有坎坷,只要不放弃,成功总会在前方等着你!

9月17日下午15点——2027考研专场直播来啦!

直播要点:

★2026录取数据趋势与政策变动

择校策略及备考规划

公共课/专业课提分核心方法

考研冲刺可以做哪些事情

欢迎扫码预约看直播↓↓

考研人数下降,上岸难度会降低吗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