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只能让孩子暂时服从,榜样的力量能才影响孩子一生!成为一个孩子信任的高中家长,离不开这6条相处之道!快跟着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定规矩要商量着来
到了高中,孩子们渴望不被干涉的生活。他们心中默念最多的两个字可能就是:“不要”。不要管我,不要唠叨,不要把我当小孩……但是作为家长,在这最关键的三年,我们又不能撒手不管。这时候,如果我们还是像对待小孩子那样一味下达指令,很容易让孩子反感。
说到底,孩子跟你关系好,觉得自己不是被监管的“犯人”,才会愿意遵守约定。因此在家规矩的设立上,与其家长一个人在那演独角戏,不如和孩子坐到一起把这些摆到桌面上谈。
周末怎么安排、手机几点玩几点收、学习上需要家长盯什么放什么、自己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共同商量制定出来的条条款款,他们更愿意去遵守。
谈判桌永远比战场更能解决问题。只有当孩子主动开口说“爸妈,我老控制不住想玩手机,请你们监督我”时,您的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信任!信任!信任!
"为什么爸妈宁愿相信外人,也不肯相信我?""为什么爸妈总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我?"
这个世界有很多爱孩子的父母,但很少有无条件信任孩子的父母。我们总是觉得自家的孩子不够自律、不够成熟、他会懒散、会偷玩手机,他考不好就是自己不够努力,没全力以赴。
对于一个还不能充分为自己辩解的孩子来说,被误解和冤枉具有极大的杀伤力,特别是这种责难和怀疑来自自己的爸妈。那种委屈和难受,以及带来的创伤是双倍的。他们起初可能还会为自己申辩几句,次数多了可能直接就放弃跟你沟通。“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懒得说了。
信任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选择相信孩子的判断力和能力。相信他们能管理好自己、安排好自己,能在跌倒后自己爬起来。当我们用信任的目光陪伴孩子,孩子会用成长回报我们的信任。
三、多一点主动服软,会示弱
我们总幻想在孩子面前扮演着完美父母的形象,生怕在高中阶段失去自己的威严。但其实,适时地放下身段,软一点,效果可能会更好。
说白了,太过完美的父母让人有压力,有点小毛病的爸妈才最可爱。当我们误解了孩子,就大大方方说声“对不起,老妈也有眼瞎的时候”;当孩子跟我们聊我们不懂的话题,坦诚地告诉孩子“这个我不太懂,你教教我”。这些小小的“示弱”,不但不会损害您的权威,反而让孩子觉得您真实可亲。
主动低一次头,孩子学到的不是争强好胜,而是包容和体贴。
四、多听少说,听见比说教更重要
高中这个年纪,烦恼可真不少,特别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在学校受了窝囊气没地儿发,他们很可能一放学回家就开启“话痨”模式,这个时候啊,安静的倾听胜过千言万语。
我知道家长总是情不自禁的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盘托出给孩子,不希望孩子在非学习的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但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你的大道理,只是想把心中憋了一天的不愉快情绪发泄出来。
孩子倾诉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而是为了被理解。很多时候他们在倾诉的过程中就已经把事情捋清楚了,就已经学会自我反思了。不急着打断,不忙着评判,不急于给出解决方案。先让他们把话说完,把情绪释放完,就是最好的支持。
五、失败时的挫折教育
高中是残酷的,每一场考试都可能会倒下一批脆弱的孩子,但也会惊醒一批孩子,让这些孩子迅速得到成长。
没有家长想看着孩子吃苦头,但我们更要明白,只有经历过风雨的小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摔几次跤,怎么能学会走路?
当孩子被失败击倒,家长的“在场”非常重要。“在场”不仅仅是陪伴,更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好时机。
我们要告诉孩子失败不是终点,而是发现问题、自我升级的机会。让孩子明白: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他的未来,从考试中学到的抗压力和解决问题(比如调整学习方法、学会复盘、学会寻找帮助)的能力,才会让你在未来走得更远。
六、做比说更有用
教育孩子,说白了就是一场漫长的以身作则。特别对高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眼睛可亮着呢,比起听到的,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最好的方法永远不是说教,而是自己先做那样的人。
你希望他自律、爱学习,就别让他看到你天天抱着手机堕落的模样;你希望他阳光积极,就别在他的面前天天发牢骚抱怨。最好的成长,永远是一家人各自努力,奔着一个积极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命令只能让孩子暂时服从,而榜样的力量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年光阴,一晃就过。但我们怎么和孩子相处,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一生的,将会影响着他们未来走向更大的世界。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扫码进群学习交流,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