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高中遇到这6件事,家长务必站在孩子这边!

普通高考高考复习家长帮   Ι  2025年09月12日
631
摘要:

当一个孩子在外遇到挫折,如果连家都不是他的避风港,那他该多么孤独?以下这些时刻,请你务必坚定地站在孩子这边。父母的支持,是孩子重新启航的最大底气。

1、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太累了”时

常见错误反应:批评他懒、不懂事、抗压能力差、对比“别人家的孩子”。

当孩子忐忑不安说出这句话,其实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他可能已经纠结了很多天,才向最信任的人发出求救信号。他的能量槽可能真的已经空了。

这个时候,请首先接纳他的情绪,理解他的无力感。不要说“别人都能坚持,你为什么不行”。先了解他到底发生了什么,是难题卡壳了久攻不下丧失信心,还是在学校遇到了自己搞不定的人际关系。人不是机器,持续的高压运转需要缓冲和加油。肯定他的努力,看到他的疲惫,比任何鞭策都更重要。

允许他暂时停下,和他一起寻找原因和休息方法,是为了他能更好地重新出发。

2、当孩子因为矛盾、被排挤而痛苦时

常见错误反应:轻视问题(“小孩子的事算什么”);指责孩子不会处事(“你肯定也有问题”)。

在成年人看来,青春期的社交烦恼可能微不足道。但在孩子世界里,那就是他的全部。请不要轻视他的痛苦,更不要指责他“不会做人”。受伤的心需要的是疗愈,而不是被质问。

请让孩子感受到被保护和理解。告诉他:“我明白这让你很难受,我在这里。”让他知道,无论外界如何,家永远是他的安全基地,然后再引导他如何正确处理关系。

3、当成绩出现巨大波动或下滑时

常见错误反应:立刻质问、失望、表现出焦虑、没收手机、取消一切娱乐活动作为惩罚。

成绩波动是高中阶段的常态,考试砸了,孩子自己已经充满了懊恼和恐慌,他最不需要的就是来自最亲之人的二次打击。

请控制住自己的焦虑,不要急于追问“为什么考这么差”“是不是没好好学”。而是和他站在一起,成为帮他分析问题的“战友”。到了高中,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分数很重要,但它不会影响父母爱他。

胜败乃兵家常事,从失败中学习比追求虚假的完美更重要。在孩子失败时伸出的手,比在他成功时送出的花,更有价值。

4、当孩子与旁人发生激烈冲突时

常见错误反应:不分青红皂白先训斥孩子,或双方各打二十大板

青春期的自尊心强,火气很容易被激发。不要一听到有人告状就立刻站队,说“肯定是你错了”“你也有责任”。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帮他辨明是非、理性处理的“自己人”。

这绝不是护短或是鼓励孩子在外面横行霸道,而是当冲突发生了之后,我们要给他说话的机会,引导孩子学会理性解决冲突问题,而不是一味要求他“服从管理”。

请牢记:家长的角色是桥梁,我们要做的是冷静的协调,而不是无脑的审判,我们让孩子相信,在家里他能得到公正的倾听。

5、当孩子因“早恋”问题情绪剧烈波动时

常见错误反应:嘲讽(“成绩那么差就是因为天天胡思乱想”)、羞辱(“这么小就谈恋爱,真不要脸”)、幸灾乐祸(“活该”)、马后炮(“我早就说过”)

情感萌动是青春最自然的一部分。孩子因此产生的快乐或痛苦,都是他真实的生命体验。

当他因此受伤、崩溃时,他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道理。一句“我知道你现在很伤心”,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可以顺势引导他认识爱情的重量,教会他保护自己和管理时间,引导他如何平衡情感与学业。

美好的情感本身没有错,孩子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正确地安放它,而不是因它而被否定。

6、当孩子犯错时

常见错误反应:斥责、批评、恐吓

这是最考验父母智慧和爱的时候。孩子犯错后,内心通常充满恐惧和自责,他最怕的是被抛弃。

这时,请您一定要将“人”和“事”分开。告诉他:“我爱你这个人,但我不赞同你这个行为。”然后,和他一起面对后果,承担责任。您的支持是让他有勇气直面错误、并从中学习的前提。惩罚的目的在于改正,而不是羞辱。

让孩子知道,犯错了我还是他们的小孩,父母可以帮助他迷途知返,但是属于自己的责任还是需要自己来承担。

父母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从不犯错、永远完美的孩子,而是一个内心强大、能从容面对挫折的孩子。

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不是盲目溺爱,而是用行动告诉他:“世界很大,困难很多,但没关系,我们一起面对。”

这,便是家最温暖的意义。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扫码进群学习交流,为孩子高考助力!

2群海报028.jpg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