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聚焦英语学科,来和各位同学深入探讨一下英语语法的学习。具体拆解语法学习的核心内容以及不同学段的关键关注点和应试规划。
英语语法体系介绍及初中与高中的核心差异
英语语法体系的构建集中在初中阶段,而高中阶段则是对体系的完善与深化。高中语法已涵盖英语语言的所有常用语法,仅部分特殊时态、句式可能不直接考查,但会在阅读中涉及。
1、语法体系的两大核心:句法与词法
语法体系主要分为“句法”和“词法”,二者共同构成语法学习的基础框架:
句法:句子结构与从句是核心。
基础:句子结构与成分认知。
这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点,却也是极易解决的“概念性问题”,只需30分钟到1.5小时,即可梳理清楚“什么是句子主干/修饰成分”“如何判断语病”等核心概念。
需注意:这些概念虽不直接在试卷中考查,但会直接影响做题(如长难句分析)与写作(如句子完整性)。高中生普遍存在“见过句子、会写句子,但缺乏系统概念”的问题,补足这一环节能快速减少基础失误。
重点:句型与从句的掌握。
高中句法涵盖并列句、三类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后者含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从句)及特殊句式。
学生常陷入“只知从句名称,不懂实际应用”的误区,考试不仅要求区分从句类型,更需判断引导词、梳理从句内部结构(如定语从句与其他从句的差异)。
词法:动词是重难点,虚词易混淆。
动词:谓语与非谓语的区分是关键。
动词是初高中语法的核心考点,需重点掌握“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
谓语动词:涉及时态(如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差异)、语态(主被动判断)、主谓一致(主语人称与数的匹配);
非谓语动词:需明确其形式(doing/done/to do)与用法,避免与谓语动词混淆。学生解题时应养成“先判断动词类型,再匹配对应规则”的思路,例如:看到动词先区分“谓语/非谓语”,再分析时态、语态,最终确定正确形式。
其他词类:名词、形容词、副词与虚词。
名词需关注单复数、所有格;形容词/副词需掌握比较级、最高级的规则与应用;虚词(连词、介词、逻辑副词)则是高频易错点,学生常混淆“连词与介词”“so/and等逻辑词的用法”,需通过“记搭配、辨功能”强化认知(如哪些词可连接句子,哪些仅作修饰)。
2、初高中语法的核心差异:从“语感”到“规则”

例如:初中考定语从句仅涉及基础引导词,高中则需区分“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关系代词/副词的特殊用法”;初中凭语感可做对的时态题,高中则需精准分析“时间状语与时态的匹配”(如for/since与现在完成时的绑定)。
语法学习的核心原则:以“考试”为导向
语法学习无需“全面覆盖”,而应“聚焦考点”学生需明确“试卷哪些题型涉及语法”,再针对性突破。
1、语法在试卷中的三大体现
阅读类题目(阅读、完形、七选五):语法是“理解工具”。
阅读中的长难句、复杂词组(如长名词短语)需通过语法分析提取主干;完形填空的句式理解、选项区分(如动词时态、虚词搭配)也依赖语法知识。语法掌握不扎实会直接影响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性(如分不清从句层次导致误读选项)。
语法填空:直接考查语法规则,此题型是语法的“直接检测”,需学生掌握以下两方面:
规则细节:如冷门时态(过去完成进行时)、特殊词形变化(名词变形容词);
解题步骤:避免“凭感觉做题”,需按“分析句子成分→判断考点(如缺谓语/非谓语)→匹配规则”的流程解题,减少“马虎遗漏”。
写作:语法是“表达基础”,写作对语法的要求分三层:
基础层:句子无语病(结构完整、时态/语态正确);
提升层:重点清晰(用从句/并列句突出核心信息);
高阶层:句式合理(避免为用长难句而堆砌,优先保证表达清晰)。
需注意:老师青睐“有逻辑的长难句”,而非“复杂却冗余的句子”。通过阅读积累“优质句式”(如定语从句表修饰、非谓语表伴随),比盲目练习长难句更有效。
2、从“错题”反推学习漏洞
整理错题是语法提分的关键,学生需通过错题实现“三层反思”。
知识漏洞:如“分不清过去分词/现在分词作定语”,本质是“单词用法未掌握”(需记清动词主被动搭配,而非依赖语感);
方法问题:如“语法填空反复漏填”,可能是解题步骤不完整(未分析句子成分就盲目填词);
习惯问题:如“阅读时跳过复杂从句”,需刻意训练“拆分长难句”的习惯。
例如:学生错选“wrap的非谓语形式”,若仅记住“wrap表被动”,下次换其他动词(如cover)仍会出错;需回归“单词用法”记wrap时同步记“wrap sth.around sth.”的搭配,明确“被包裹的事物与wrap是动宾关系”,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不同学段的语法学习与应试规划
1、小学阶段:不重体系,重兴趣与基础
小学阶段无需刻意构建语法体系,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表达”。
学习内容:聚焦零碎但常用的规则(如一般现在时的肯否定句、形容词比较级、人称代词变化);
教材选择:优先选“孩子感兴趣、能坚持”的材料(如Think、Power Up等原版教材),避免频繁换教材;
能力培养:通过阅读、口语练习巩固“单词用对、句子写对”,无需纠结“语法术语”(如孩子会用one指代前文名词,无需先学“代词概念”)。
2、初中阶段:构建体系,聚焦中考
初中是语法体系的“黄金构建期”,需兼顾“课内应试”与“能力积累”。
课内优先:紧跟学校教材,吃透“中考核心语法”(如三类从句基础、时态/语态应用),通过“中考真题”明确考点(如初一/初二可刷中考真题,了解题型方向);
额外提升:若课内知识无压力,可通过“阅读”积累(如新概念二、国家地理读物),重点关注“句子逻辑”(句间关系、段落主旨)与“单词搭配”,为高中打基础;
教辅选择:专项练习:针对薄弱题型(如语法填空、完形),优先选“真题+模拟题”组合(如《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套卷练习:初三阶段通过限时套卷(真题为主)训练“考试节奏”,避免“前半段耗时过长,作文仓促收尾”。
3、高中阶段:深化体系,应对高考
高中语法需从“语感驱动”转向“规则驱动”,重点突破“细节与应用”。
高一/高二:夯实体系,积累方法。
语法学习:梳理“高中语法框架”(如从句特殊用法、非谓语作状语的逻辑主语),通过“高考真题”了解“冷门考点”(如where引导定语从句表抽象地点);
阅读积累:用“高中教材课文、新概念三、外刊”(如《经济学人》青少年版)训练“长难句分析”,同步积累“写作素材”(如议论文常用的定语从句、倒装句);
教辅选择:高一用高考真题入门(明确考点),高二用模拟题(如《金考卷》)查缺补漏,避免做“原创题”(思路易偏离考纲)。
高三阶段:回归真题,稳定节奏。
语法突破:针对“高频易错点”(如主谓一致的特殊情况、虚词辨析)做专项突破,通过错题复盘“规则应用细节”;
套卷训练:每周1-2次限时高考真题套卷,模拟“2小时考试节奏”,重点解决“精力分配”(如阅读耗时、作文收尾);
写作提升:通过“审题训练”(明确文体要求、核心观点)+“语言优化”(替换简单词、调整句式逻辑)提分,避免“模板化写作”。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即可邀请您进群学习交流,还可以领取下方海报中任意一本电子版资料!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