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高二生:偶尔焦虑很正常,但别让它拖住你的脚步

普通高考高考复习心理调节   Ι  2025年09月08日
3376
摘要:高二,像一场马拉松的中间段——既没了起跑时的新鲜感,也望不见终点的曙光。

高二,像一场马拉松的中间段——既没了起跑时的新鲜感,也望不见终点的曙光。

作业堆成山、考试接踵而至、对未来一片迷茫,偶尔还掺着人际关系的小困扰,这些都可能让你被焦虑缠上。

但我想郑重告诉你:偶尔焦虑,真的太正常了。

成绩顶尖的学霸,也会为某次考试彻夜难眠;

看似乐观开朗的同学,或许也在深夜辗转反侧。

适度的焦虑从不是敌人,它能让我们保持警觉,推着我们往前迈步。

可一旦焦虑过了头,就会变成拖累你的“绊脚石”。

你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明明想学习,却半天迈不开第一步;

明明该休息了,却控制不住刷手机到凌晨;

明明一堆事要做,却一件都没法推进。

这种内耗的状态,远比单纯不学习更磨人。

那么,该如何和焦虑好好相处,不被它牵着走呢?跟着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试试这几个办法!

1.把模糊的焦虑“揪”出来

焦虑常常是种模糊的不安,我们只觉得“烦”,却讲不清到底烦什么。

不妨拿出一张纸,把让你焦虑的事一条条写下来:“下周要考数学”“和好朋友最近有点疏远”“不知道以后选什么大学专业”……

写下来的过程,能让混沌的情绪变清晰。

你会发现,很多焦虑一旦被具体化,就从“无解的烦恼”变成了“能应对的问题”。

2.只专注当下能做的事

高二是高中关键期,既要巩固旧知识,又要学新内容。

面对如山的任务,很容易陷入“我不行”的无力感。

别盯着“我要提高数学成绩”这种大目标,试着拆成小步骤:“今天弄懂三角函数的一个题型”“晚自习搞定3道物理选择题”。

专注当下能落地的事,不纠结最终结果,反而会更踏实、更高效。

3.允许自己偶尔“断电”

你不是永动机,没法一直高效运转。

别逼自己时刻紧绷,要允许自己偶尔效率低,允许自己需要休息。

课间十分钟,别总趴在桌上赶作业,站起来走走、看看窗外;

周末抽半天,彻底放下课本,做点喜欢的事——看剧、打球、拼乐高都好。

适当休息从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4.只和“昨天的自己”比

这个阶段,我们总忍不住盯着别人:“为什么他进步这么快?”“为什么她学起来毫不费力?”

但每个人的基础、节奏、优势学科都不一样。

总跟别人比,只会打乱自己的步伐。

不如多关注自己的小进步:今天比昨天多弄懂一个知识点,这次考试比上次少错一道题,这些都是值得开心的事。

亲爱的高二生,世界总在说“别输在起跑线上”,却很少有人告诉你:人生是场长跑,重要的不是一时的速度,而是持续奔跑的耐力,和调整节奏的智慧。

这一年,你会有压力、有迷茫,会无数次怀疑自己,但也会有解出难题的狂喜,有和同学并肩作战的温暖,有慢慢看清未来的瞬间。

偶尔焦虑很正常,但别让它拖住你的脚步。

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吧。你不必做到完美,只需拼尽全力。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个咬牙坚持的自己。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即可邀请您进群学习交流,还可以领取下方海报中任意一本电子版资料!

sxz028.jpg

高中生资料.jpg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