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国务院发文!多所高校,抢先布局!

普通高考高校动态   Ι  2025年09月08日
10901
摘要: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985身为全国高校的领先梯度,超半数以上已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面向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命浪潮做出回应。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交汇点,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超五成985,已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985身为全国高校的领先梯度,超半数以上已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面向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命浪潮做出回应。

西北工业大学在今年7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并发起成立智能无人系统创新联盟。学院的建设将推动人工智能与三航、材料、机械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智能无人系统特色,力争成为国防智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今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整合校内外AI优势资源,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布局AI基础、AI技术、AI系统、AI安全、AI应用五大学科方向,围绕“极微观、极宏观、极极端、极交叉”AI四极发展方向开展科技攻关,建立AI卓越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北京大学自2020年成立智能学院后,今年在深圳又成立了科学智能学院,依托自身的科研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资源,采用“AI+Science双导师制”,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中国人民大学同样在今年布局建设了第二家人工智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和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

国务院发文!多所高校,抢先布局!.png

除了985,有更多高校积极建设人工智能学院。

例如浙江工商大学联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是国内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人工智能学院。该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高达58.82%,不少毕业生进入中国移动、中国银行、海康威视和米哈游等头部企业工作。

深圳大学在今年也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学院与腾讯、华为等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多方将共同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应用。

人工智能牵引学科发展

在本次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其中提到强化人工智能跨学科牵引带动作用,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

随着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和应用,凭借着强大的网络带宽、存储能力和算力支撑,人工智能已经打破了学科边界。神经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灵感和原型,数学、统计学能为人工智能建模、分析、证明提供灵感的原型等。

与此同时,多个学科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场景。而人工智能也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例如在工科方面,清华大学的车辆与运载学院深耕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同济大学以土木工程为基础,与数学、计算力学、机械工程等学科进行深入交叉,在智能建造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文科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人工智能金融学院,探索AI在金融中的新应用。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在AI+司法、AI+经济等开展前沿交叉。

国务院发文!多所高校,抢先布局!2.png

今年5月,以“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医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生物医学AI、医学影像、脑机接口等等。

让人工智能牵引学科发展,一些高校已经开展全方面的实践。

2024年5月,同济大学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部署启动八大核心任务,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同年,浙江工商大学发布《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以“数字+”“AI+”为引擎,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推出“BAT-X”人工智能课程群,将科技融入教育,升级公共基础课(Basic),开设应用通识课(Application),优化高阶技术课(Technology),探索融合创新课(X)。

让AI走进各个学科的课堂,复旦大学自去年起打造面向所有专业的AI课程体系,开创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目前AI课程已经覆盖全部一级学科。

在复旦大学开设的通识课《具身智能引论》的最后一节课堂上,80多位专业背景各异的同学人人做出了一个“能走、能看、能听的”机器人。从零搭建起一个能跟外界互动的机器人,除了设计代码,也要亲手完成硬件拼装。通过项目制的学习,非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也能对具身智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促进产教融合

衡量一所高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是否有产业生命力,需要看其产教融合的实践做的如何。

部分高校选择与多方机构、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在学院建立之初就拥有产业的基因和底色。

山东大学与浪潮集团共建浪潮人工智能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由学校与上海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龙头企业构建“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工业创新研究院”三位一体协同体系。

浙江工商大学在现有人工智能学科基础上,深化科教人、产学研一体布局,着力打通科教融合、产教融汇的体制机制堵点,与国家超级计算机无锡中心、浙江力积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人工智能科教融合学院。

国务院发文!多所高校,抢先布局!3.png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也获批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在发展人工智能上具有一定的平台优势。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而高校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其回应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引领未来的关键。人工智能的触角正深入每一个学科领域,它不再只是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而是成为一种基础性的赋能力量,重构知识体系、科研范式和人才模型。

未来已来,高校在这场“人工智能+”的行动中,必将持续作为创新的策源地,为智能时代的到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青塔,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