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高一新生,对高中生活有着什么样的期待?面对新环境,又可能存在怎么样的挑战呢?高中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让大家更好、更快地进入新的人生赛道,迈好高中第一步,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与同学们分享。
对于即将迎来全新的高中生活,我们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1、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不论是物理环境还是心理环境,都不能快速产生熟悉感和归属感,甚至还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难免会有不适应。有的同学从初中走读学习转变到高中寄宿生活,面对没有接触过的寄宿生活既憧憬又彷徨,会想念妈妈的厨艺和温馨又独立的卧室,而高中寄宿生活要学会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和适应学校的日常作息。更重要的是,室友们都是第一次住宿,各不相同的生活习惯,要学会和室友相处。因此,会出现想爸妈和恋家等心理现象。
2、人际交往上的孤独
昔日的好友都去往不同的高中,独自一人来到新的班集体,不知道如何发出交朋友的第一个信号,大家似乎都在谨慎的试探,对自己的状态不够自信,担心别人认为自己很孤僻,对“社牛”很羡慕,但又害怕主动社交。在开学不适应的时候孤独感就变得尤其突出,有的同学会开始怀念昔日好友,特别渴望通过短信或者电话与好友沟通,但是又担心对方很忙,不好意思总是打扰他们,生活的交集没有以前那么密集,当昔日好友在他的高中结交新朋友后,不免更加落寞和孤独。
3、学业上的落差感
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常常是群体中的佼佼者,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受到老师、同学和父母的关注。经历过竞争激烈的中考,来到星耀的学子都肩负着曾经的荣耀,进入新集体后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过去的优势似乎在这个大集体中显得很平庸,大家的成绩都很优秀,学习能力都很强,甚至还有很多同学综合素质高,个人特长突出。因此,难免产生自卑和焦虑的心理状态,落差感极强,甚至产生我不够优秀的消极观念,沉溺在过去的荣耀中。
学会应对
针对以上的情况,小编从心态、学业和人际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帮助同学们尽快度过适应期。
1.心态上
适应新的角色定位,与过去告别。在适应期遭遇适应困难的同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留恋初中生活和好友,不断拿初中时的老师和同学跟高中的比较,内心会有失落和难过,没有办法对目前高中生活产生归属感,不愿意在高中集体中去主动寻找或创造自己的“位置”。而成长不允许我们停滞在过去,我们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告别仪式,同时将自己想跟老师、同学、父母、朋友说的话倾诉出来,从而轻装上路。以高中生的身份要求自己,尽快在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你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可能是班上最乐于助人的同学、也可能是运动场上快乐的少年……促使自己角色的良好转换,快速成长。
2.学业上
摆正自己的位置,建立合理预期。进入星耀学校,可能你会激动,经由自己的努力,踩线进来而兴奋且又惴惴不安;可能初中阶段“闪耀的自己”,到了高中阶段就成了“平凡的自己”,落差感油然而生;可能你会懊悔自己中考发挥失常或者志愿填报失误。不管过去如何,高中是一段崭新的开始,新的学业要求需要我们有新的应对策略。一方面不妄自菲薄,不看低自己;另一方面不妄自尊大,懂得“人外有人”的道理,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学霸”。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建立起一个现实的期望,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已有水平,要看到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同时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3.人际上
主动交往,尊重差异。初来乍到,也许一个熟人也没有,你会感到孤立无援,但很多同学都和你一样,都没有朋友又都渴望交朋友,我们可以主动一些,大胆和同学说话,主动介绍自己,热情为班级做事。有些同学可能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可以先试试与同桌、同组交流,再扩散开去。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快速融入新集体。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我们都不能要求别人非得和我们想法一致、做法一致,凡事随我们所愿。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差异性,理解并接纳这种差异。当因为差异性产生不一致时,我们可以尝试主动沟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在理解对方的需求的基础上,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除此之外,你还拥有强大的支持系统!如果遇到困境,不妨和自己信任的人倾诉、寻求支持。父母、老师、好朋友,都是我们适应新生活的强大支持力量,也可以在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心理疏导,获得心理支持。
同学们,高中正是人生的成长探索阶段,高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努力探索,你一定会收获满满。老师和同学们将会陪伴你三年的成长,也会见证你一点一滴的进步。到毕业时,你一定会依依不舍,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你的精神家园,留下你无数的美好回忆。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即可邀请您进群学习交流,还可以领取下方海报中任意一本电子版资料!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