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家长在问:高一该准备什么?,想想每年这个时候,有的孩子书包里塞着新买的活页本,床头贴着高中要逆袭的便利贴,结果开学第一周就被数学立体几何虐到怀疑人生……
今天,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就分三个阶段给新高一的同学们支支招,照着做绝对少走90%的弯路!
第一阶段:开学前2周——别躺平!悄悄打个「适应战」
刚中考完的同学们现在肯定在疯狂补觉、打游戏吧?先别急着彻底躺平!
高中和初中的「节奏差」比你想象中大,这俩星期做好这三件事,开学直接赢在起跑线:
1.作息调成「高中模式」
高中早自习普遍6:50到教室,晚自习到9:30是常事。现在立刻把闹钟往前调1小时——比如原来12点睡7点起,改成11点睡6点起。
别嫌早,亲测暑假疯玩半个月后,开学第一天6点爬起来比中考前还痛苦!(血泪教训:别信「开学自然就醒了」的鬼话)
2.提前摸透「高中学科脾气」
别等开学才发现「初中数学靠刷题就行,高中数学要啃概念」!现在花3天时间,找学长学姐借本高一课本(或者网上找电子版),重点看目录和每章第一节。
比如数学的「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看着简单,其实藏着高中逻辑思维的「入门密码」;英语课本里的课文变长了,生词量直接翻倍(悄悄说:必修一就有300+高考高频词)。
3.物品清单别只买「花架子」
别被文具店的「高颜值学习套装」迷惑!实用才是王道:
•笔袋选透明的(方便老师检查);
•笔记本买活页本(高中知识点要不断补充,定页本后期会乱到想撕书);
•准备3个文件袋(分学科装试卷,比堆在抽屉里找卷子快10倍)。
第二阶段:开学第1个月——稳住!别被「高中速度」吓退
开学两周后,同学们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课容量大到像坐火箭,作业写到10点是常态,连问老师问题都要排队。
这时候最容易慌,但记住:前30天就是用来「试错」的,允许自己慢一点。
1.上课:别纠结「记没记全」,先抓「核心逻辑」
高中老师讲课不会像初中那样「碎碎念」,有时候一节课讲完一个章节的大框架,细节需要自己课后补。
我的方法是:上课先拼命记「老师反复强调的话」(比如「这个公式是解决这类题的钥匙」),下课用5分钟画个「知识树」——中心是章节标题,树枝是重点概念,叶子是老师举的例子。亲测比照搬板书效率高3倍!
2.作业:先「保质」再「保量」,错题本要「活学活用」
别为了赶作业随便抄答案!高中作业是「诊断器」——遇到卡壳的题,先标个问号跳过,做完其他题再回头想;
实在不会就去问老师,但问的时候别只说「这题怎么做」,要带着思考:「我卡在这一步了,您能帮我理理思路吗?」(老师会更愿意帮你!)
错题本别抄完就吃灰!每周五放学前花20分钟,把本周错题按「知识点分类」(比如「函数单调性」「文言文虚词」)。
在旁边写两句话:「我当时为啥错?」(是公式记混了?还是审题漏了条件?)「下次怎么防错?」(比如「以后看到含参不等式先讨论参数范围」)。
3.人际:别当「透明人」,但也别「用力过猛」
高中同学关系比初中复杂——有人爱扎堆学习,有人喜欢下了课组队买奶茶。我的建议是:主动释放善意,但保持边界感。
比如早上带包小饼干分给同桌,借支笔时说声「谢谢」;但如果有人总找你抄作业、聊无关话题,笑着说「我现在有点忙」也没什么。
第三阶段:开学100天——冲刺!用「小目标」稳住节奏
到了100天左右,同学们应该已经适应了高中节奏,但这时候最容易「松劲」——觉得「反正都适应了,期末再努力也不晚」。
别信!高一的差距,往往在「悄悄积累」里拉开。
1.定目标:别喊「我要考第一」,要具体到「可执行」
比如:「数学选择题错不超过2个」(比「数学考120」更实在);「每周背30个英语单词,早自习抽10分钟复习」(比「我要背完3500词」更易坚持)。
把这些小目标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课桌左上角——每次想走神时看一眼,动力立刻回来!
2.复盘:每月做次「学习体检」
每月最后一天,花半小时做三件事:
①看月考卷:哪些题是「粗心丢分」?哪些是「完全不会」?(前者要练专注度,后者要补基础);
②查作业本:最近一周作业正确率有没有下降?如果有,是不是因为新学的知识点没吃透?;
③问自己:「这个月我哪件事做得最棒?」(哪怕只是「坚持每天背单词」)——及时给自己正向反馈,比盯着分数焦虑有用100倍!
3.心态:允许自己「不完美」,但别「摆烂」
高中会有无数次崩溃时刻:明明刷了100道题,考试还是错同一类题;明明早起晚睡,排名还是上不去……
这时候记得:你已经比初中更努力了,进步需要时间。我同事家孩子去年11月月考数学才考78分(满分150),他急得哭,但他每天午休啃1道压轴题,期末直接考了112分——慢慢来,反而更快。
同学们,高中不是「炼狱」,而是「升级场」。这三个月的准备,不是为了「完美开局」,而是为了让你在未来三年里,少点手忙脚乱,多点从容底气。
记住,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
9月的教室,阳光正好,风里有桂花香——等你带着这份攻略,昂首走进去,成为自己的光。
为助力新一届高中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即可邀请您进群学习交流,还可以领取下方海报中任意一本电子版资料!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