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榆林学院更名榆林大学”的事项。
陕西省教育厅公示
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榆林学院走到了更名路上的关键一步,而学校计划整体搬迁往的科创新城校区也即将投用。一个崭新的未来正铺陈在这所扎根黄土高原的学府面前。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资源竞争越发白热化的当下,更名或许是一众普通院校逃离马太效应的唯一选择。于是,同榆林学院一样,一大批高校破釜沉舟,走上了漫漫更名路。
冲刺更名
作为榆林市唯一的本科院校,榆林学院这所百年学府早已在谋划更名大学。
2013年,陕西省政府就明确提出了“推进榆林学院升格为榆林大学”,后来又4次签署省市共建榆林学院协议,大力支持学院的更名升大目标。
2022年,榆林学院更名大学事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考核答辩,纳入“十四五”大学设置规划,全省仅有榆林学院一家本科院校入选。榆林学院也在学校的“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到,“十四五”末完成更名大学。
同样作为本地唯一的本科院校,赤峰学院拟更名为赤峰大学的事项,在8月4号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公示。
赤峰学院拟更名为赤峰大学的公示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相隔千里的浙江省教育厅也发出了将绍兴文理学院更名为绍兴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州师范大学的公示。
浙江省教育厅公示
在“十四五”即将收官之际,各省密集发出高校更名的公示,显然另有深意。
高校更名大学,需首先被纳入省级“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未纳入规划的高校设置事项原则上不予受理。符合条件的高校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后,将接受省级专家组的考察评估,并经过综合评议排序。各省将根据评估结果择优向教育部申报。
通过教育部形式审查后,教育部将委托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评议。最终由教育部根据评议结果,正式批准更名设立。
这也意味着,获得省级公示的院校已挺进“决赛圈”,而成功纳入省级“十四五”规划的高校,则拿到了这场更名征程的关键“入场券”。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至少有超30所已获省级公示或纳入省级“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的高校,正待教育部的更名最终检阅。
一些未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高校,则为更名定下了更长远的目标。
川北医学院锚定着医科大学升格目标,全面补齐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等短板;湖北理工学院的“十五五”规划编制牢牢锚定着建成湖北理工大学的“理工梦”;济宁医学院更为自己谋划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024年实现办学层次突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步,到2030年,实现医药类主干学科硕士点覆盖,主要办学指标基本达到升格大学标准;第三步,到2035年,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医科大学,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本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准。
如今,第一步已然顺利实现。2024年,济宁医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3个硕士点。未来学校将以新姿态跑出发展的“加速度”。
“大学”的指标
从“学院”跃升为“大学”,绝非简单的名称变更,背后是一项项需要完成的“硬杠杠”。
高校在筹备更名时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指标”。牡丹江师范学院在更名大学工作研讨会议上强调,要分类施策细化指标最终实现目标,对于已经达标的要进一步优化,对存量指标和突破性指标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代军也在采访中透露,更名大学共有45项指标,目前学校的指标数据正在不断优化,目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教育部进校考察更名,2026年实现从郑州航院到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的跨越。
更名的指标源于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学院”与“大学”的明确分野。
其中尤以“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最为核心。闽江学院就曾在回复人民网留言板时提及,2024年,对照教育部更名大学标准,学校在研究生数占比等方面还有差距,7月31日,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公示,拟新增硕士点数量3个,更名大学事项取得重大突破。
闽江学院新增3个硕士点,更名事项取得重大突破
及至今年7月,闽江学院更名闽江大学事项已获福建省教育厅公示。
从目前各本科高校的硕士点情况来看,已有70所“学院”(不含“双一流”高校、军校)硕士点数量为10个及以上,中原工学院硕士点总数达到38个,绍兴文理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点数量则超25个,远超出教育部更名大学的标准。
另据不完全统计,硕士点达标的高校中,至少超1/3的高校更名事项已被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其中不乏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更名已获省级公示的高校。
硕士点之外,还有20所本科“学院”(不含“双一流”高校、军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学校更名大学增添着重要砝码。除艺术、体育类院校外,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6所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全方位的提升
为达成更名目标,高校必然要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提升工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从2022年至今,重组优化航空发动机学院、航空宇航学院等6个工科学院,理工科学院增至11个,占比50%,硕士点增至28个,基本构建了完整的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学院体系。
同时,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8个,实现了航空产业链条全覆盖,建成以航空航天类专业为核心、理工支撑类专业和传统经管类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体系。
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航空港校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期工程顺利开工,二期、三期正加紧谋划,为更名补齐着最后的“拼图”。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港校区规划图
建设新校区,被高校视为迈向“大学”中的关键一步。新校区的落成,不仅能突破办学空间瓶颈、显著改善硬件条件,更将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奠定坚实基础。
正因如此,建设新校区已成为高校冲刺更名的“标配”举动。
而一所高校的更名,也往往凝聚着本地的大力支持。
湖州市新增专项经费和工程投入近10亿元,举全市之力推动湖州师范学院创建高水平“湖州师范大学”。
沈阳市教育局专门发布《关于支持沈阳医学院创建医科大学的建议》,将“沈阳医学院更名为沈阳医科大学、努力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医科大学”作为沈阳市发展市属高校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
沈阳市教育局支持沈阳医学院创建医科大学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亲自部署亲自调度,重点解决硕士点不足、土地短缺等问题。
为配合沈阳医学院升格医科大学建设,市财政部门还在2024年部门预算安排基础上,筹措资金1000万元支持医学院购置教学科研设备。
此外,沈阳市教育局协助学院解决硕士点指标数量不足问题,推进将沈阳市口腔医院划转为沈阳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解决了数量达标问题,协助学院积极向省、市科技部门争取获批更多国家和省级科技奖励申报数量。
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高校更名工作也迎来冲刺时刻。志在必得的高校正全力提升办学实力,以期跨越这关键一跃。
然而,成功更名并非终点,它只是高校迈向新征程的起点。未来的内涵发展之路,更是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内容来源青塔,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