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钟声敲响,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是卸下学业重担、调整节奏的喘息时光;对于家长而言,更是难得与孩子深度相处、拉近距离的契机。如何让这个假期少些摩擦、多些温情?一起来看看这份“亲子相处与假期规划指南”,分别为家长和孩子送上贴心建议,愿每个家庭都能收获一段舒心的时光。
用“自主规划”代替“被动应付”,让假期既轻松又充实!
【推荐阅读】:家长篇|高中孩子与家长的“双向奔赴”指南
1、亲子关系:主动“搭一座桥”,理解家长的“关心”
试着“反向分享”,减少家长的“焦虑”。与其等家长追问“今天做了什么”,不如主动说一句“我上午看了会儿书,下午和同学打了球”。简单的汇报,能让家长感受到你的“可控性”,减少不必要的唠叨。
用“商量”代替“对抗”。如果家长安排的学习计划让你压力大,可以说“我觉得每天学3小时有点累,能不能调成2小时?我保证效率会更高”。清晰表达需求,比“你别管我”更有效果。
偶尔“露一手”,给家长小惊喜。比如主动做一顿简单的早餐,或者帮家里打扫卫生。这些小事会让家长感受到你的成长,也会让他们更愿意相信你的自主能力。
2、手机使用:做“手机的主人”,而非“手机的奴隶”
很多孩子会说:“暑假没有手机,多无聊啊?”但其实,手机从不是假期的“标配”。试着把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拆成小块,剩下的时间留给那些更有温度的事:
翻出书架上落灰的书,跟着主人公去另一个世界探险;拿起画笔随便涂鸦,哪怕画得不像,也是独一无二的创作;调整作息和饮食,去公园里或健身房里跑个步,汗流浃背的快乐比游戏通关更真实。和初中同学约着见个面,聊聊彼此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班级的趣事。和现在班级的同学约着见面,分享一年来班级里那些可爱的人和可爱的事。
当你把目光从屏幕移开,会发现暑假藏着很多惊喜:傍晚的晚霞会变色,雨后的草地有蜗牛,奶奶讲的故事比短视频更耐人寻味。
3、学习安排:不搞“突击式努力”,保持“节奏感”更重要
别让“完美计划”压垮自己。不必要求每天必须学够8小时,可以根据状态调整:精力好的时候多学一会儿,累了就少学一点,关键是保持“不彻底放下”的节奏(比如每天花30分钟复习一门学科)。
接受“不完美”,避免“摆烂式放弃”。如果某天完全没学习,别自责“这个假期毁了”,可以告诉自己“明天重新开始就好”。对自己宽容一点,假期的意义本就包括“允许犯错和调整”。
暑假就像一首协奏曲,家长的“退一步”理解与孩子的“进一步”主动,才能奏出最和谐的旋律。只要彼此多一份体谅、多一次主动沟通,这个夏天就会成为高中生涯里一段温暖的回忆。愿每个家庭都能在这个假期里,收获满满的爱与成长~我们新学期见~~
有需要往年高三模考试卷来刷题的,可添加小招微信(sxz028),发送:往期模考,即可领取试卷及答案哦。
或者微信扫一扫下方【中学资料库小程序码】,自行搜索下载哦。
为助力各位高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6高考),即可邀请您进群学习交流,还可以领取下方海报中任意一本电子版资料!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