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发展,家长的文化素养,也随之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变得越发明显。
尤其当孩子进入高中之后,很多家长因为学识有限,不得不退出孩子的学习。
学生固然是学习的主体,但这个时候,真正有智慧的家长,却会换一种方式,成为孩子最大的助力。他们督促孩子不断提升,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考上理想的大学。
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多有什么样的家长呢?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助力孩子,不妨花几分钟看看吧。
1、做学习的“同行者”
升入高中后,孩子围绕高考而努力,学习固然是他们自己的事儿。
但家长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
举个真实的例子来说: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的行为会影响他的判断和抉择。
比如,家长在刷手机。
试想一下,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吗?
多半是不能的,尤其当家长将声音开得很大时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孩子心里会想:
凭什么你们能玩,我就得学习?
久而久之,孩子容易懈怠,就会对学习没兴趣了。
而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往往很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
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也捧起书本。
在浓厚的书香氛围里,孩子会爱上学习,主动看书阅读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家长朋友们。
别光盯着孩子学习,自己也行动起来吧。
少刷点手机,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做孩子学习的“同行者”。
2、做心灵的“守护者”
学习生活中,孩子会找到成就感,也会遭遇到挫折。
在困难面前,很多孩子会情绪低落,甚至产生退缩的心理。
家长若是指责孩子!
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
比如,有个叫小美的孩子。
她平时成绩挺好的,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糟糕。
回到家后,她本想倾诉一下。
结果爸妈一看到成绩就大发雷霆,说小美不努力,将来一定没出息。
小美心里委屈极了!
从那以后,她越来越害怕考试,成绩也一落千丈。
相反,有个叫小强的孩子,考上了理想的重点大学。
他妈妈特别细心,每次小强考试回来,都会先观察他的表情。
要是小强情绪不高,妈妈就会耐心地问他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然后和小强一起分析问题,鼓励他不要灰心。
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3、做习惯的“引导者”
俗话说:“养成一种习惯,赢得一种成功。”
孩子学习的同时,需要养成许多好习惯,尤其是自律的习惯。
一个自律的孩子,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不用家长操心。
可很多孩子自律能力差!
他们做事拖拖拉拉,学习也不主动。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变成真正自律的人呢?
有些家长,孩子一放学就催着孩子写作业,孩子想玩一会儿,家长又心软答应了。
结果孩子作业写到很晚,还写得乱七八糟。
长期这样下去,孩子怎么能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呢?
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规则一旦制定了,就带着孩子严格执行。
这样的前提下,孩子才能真正从“他律”转变为“自律”,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家长们,给孩子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则。
同时,引导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做孩子习惯的“引导者”。
4、做梦想的“助力者”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兴趣爱好都是浪费时间。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在高一和高二的时候,孩子的兴趣爱好能丰富他们的生活,还能培养创造力和专注力。
说不定,还能成就孩子的职业方向。
真正聪明的家长,会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
比如说,有个叫小杰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的艺术专业。
他爸妈从小就发现他对音乐很感兴趣,就给他买了乐器,还送他去上音乐培训班。
在爸妈的支持下!
小杰的音乐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成绩也没落下。
家长们,别抹杀孩子的兴趣爱好,要支持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说不定孩子的兴趣爱好,就是他们未来成功的关键,做孩子梦想的“助力者”。
当家长的素养提升了,大家会更加注重教育,也会努力帮助孩子成长。
不无夸张地说,许多孩子之所以能考上重点大学,都离不开家长的智慧和付出。
如果您,希望孩子高考圆梦,不妨把握住平时,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向着重点大学的目标迈进。
为助力各位高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6高考),即可邀请您进群学习交流,还可以领取下方海报中任意一本电子版资料!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