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边大学、吉林大学的校友圈中又诞生了一位副部长级校长——浙江大学新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琰铭。这一喜讯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集于高校永恒不变的使命——为国育才。
正所谓,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高校作为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在锻造和培育学术带头人、教育领军者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自然也包括培育大学校长这类的顶尖高层次人才。
软科(ID:zuihaodaxue)对147所“双一流”高校中144位校长的本硕博毕业院校进行了盘点,以概观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其中,3所高校校长空缺,21位校长的某一学历毕业院校信息未公开,故仅统计已公开数据。本文为不完全统计,仅供参考。
这些高校,培养最多“双一流”校长
据已采集到的“双一流”校长本硕博毕业院校情况,截至2025年4月,144位“双一流”校长共来自115所高校。
其中,从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培养的校长均超过5人;从研究生毕业院校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培养的校长数量仍位居前三。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培养未来领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身处清北这样的学术殿堂,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都可能成为未来的行业领袖。
办学实力雄厚的吉林大学,素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享誉盛名。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赵宏伟,5位名校“一把手”本硕博均毕业于吉林大学。此外,还有浙江大学、西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校长,都曾在吉林大学攻读研究生。
70余年来,吉林大学涌现了一大批能扛时代重任的吉大校友:“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院士,是吉林大学地学部的首任院长;“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院士,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是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拓荒者”吕振羽,世界一流的结晶学家、物理学科学界的泰斗余瑞璜,“东北现代通信开拓者”陈先舟,“新中国畜牧工作奠基人”任抟九,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黄大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等人都曾在这里求学……在“先生向北”的精神感召下,一代又一代能抗时代重任的吉大校友不断涌现,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着吉大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人才辈出、享誉海内外”,这是2019年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访问华中科技大学时留下的赞誉。
近年来,来自华科大的顶尖科技人才接连涌现,“华为天才储备库”一度成为公众对华科大的普遍印象,华科大的人才培养实力有目共睹。据统计,目前有6位华科人担任“双一流”高校校长,除了掌舵母校的尤政校长,还有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张新亮、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华科人的绰约风姿和熠熠闪光之处,激励着后生一代攀登群山之巅!
深耕30年,情系母校
据统计,至少有25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是“土生土长”的优秀校友,他们几乎都在母校经历了长达10年左右的本硕博学习,历尽千帆,掌舵母校,是完全意义上的“本土校长”。
河海大学的校长郑金海,是新上任半年的本土校长,他于1989年-1998年在河海大学求学,海岸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06年受聘教授,2010年任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2017年任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4年10月任河海大学校长。郑校长一直从事港口、航道、海岸及近海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河口海岸动力学、港口航道开发、海岸带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的创新研究和工程实践,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2项,具有丰厚的教学科研经验。
而南京农业大学的校长陈发棣,则是已经在职6年的“老校长”。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讲师,到园艺学院院长,再到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最后升任校长,陈校长为母校辛勤奉献了30余年。花卉遗传育种是他的精通领域,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殊荣。在陈校长的带领下,南京农业大学如“开花”般灿烂!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气象学系,被誉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摇篮。南京大学现任校长谈哲敏,同时担任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大气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与大气可预报性等领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为提高我国灾害性天气研究的国际地位、推动灾害性天气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余祖俊,是智能交通控制领域的行业翘楚;江南大学以食品领域著称,现任校长陈卫专攻益生菌领域,让关注健康调料的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益生菌可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是玉米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方向的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拥有独树一帜的理论见解和方法论……
不难看出,校长的专业背景与任职高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高度契合不仅体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治理逻辑,也是高校发展战略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的结果。
有人说,校长,是一所高校的“门面”。
作为高校的领航者,校长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学校育人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高校为国家输送的优秀教育家们,正以卓越的学术造诣引领学科前沿,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滋养青年成长,更以战略眼光构筑起“大师+团队”的育才生态。
在校长领航的星辰征途上,学校必将为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擎天之柱,在世界高等教育版图上镌刻下独属自己的精神坐标!
注:本文内容来源软科,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