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高中生家长易犯的5种错,你中招了吗?

普通高考高考复习家长帮   Ι  2025年01月20日
1036
摘要:高中生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确实容易犯一些错误。了解这些常见的错误,并学会避免它们,对于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至关重要。

高中生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确实容易犯一些错误。了解这些常见的错误,并学会避免它们,对于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至关重要。现在就跟着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回避沟通,认为树大自然直

很多家长害怕跟青春期孩子沟通,特别是面对一些“叛逆”行为比较明显的娃,害怕他们会挑战到父母权威,沟通失败让自己影响力减弱,因此不敢轻易交流。

另一方面父母也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棘手问题不知所措,不确定是否能够正确指导孩子,又害怕深入沟通会伤害到彼此的情感,因此选择回避,把一切交给时间。

但是请父母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沟通,被问题缠身的孩子缺乏你的指引与帮助,他将要独自去撑过这些困惑、艰难的时光,就算最后自己战胜了,心底里也会留下阴影。

在年少只能仰仗父母的时候,父母却一次次缺席,会在他们心底种下“父母靠不住”的种子,以后遇到问题也不会求援于父母,很容易误入歧途。

二、舍得花钱,却不花时间

几百块一小时的补习班说补就补,但是能固定陪高中娃谈谈心的时间却拿不出来。

一个高中生在青春时期是否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引领和教育,但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孩子爸爸)却因为各种理由,几乎很少能有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深度沟通。

有人是为了生计奔波,玩命挣钱顾不上孩子;有人则是懒惰、不负责任、没耐心,对孩子的教育能力跟不上,只顾着自己人生的喜怒哀乐。

父母舍得给孩子花钱是好事,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变得优秀。教育小孩和玩游戏升级打怪一样,必须花时间和精力,用心去塑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三观靠谱的人。

高中的孩子正处在一个走向成人世界的关键时期,花钱学到的只是技能和知识,并不能教会孩子承担责任,内心坚毅。

三、轻视家庭教育,拒绝提升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

我们身边有太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但“望己成龙”、愿意自我提升、自我激励的父母却少之又少。休息时间不是刷视频就是打牌,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表达各种不满……自己没有进取意识、一心躺平却要求孩子成龙成凤。

更无奈的是,他们既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又轻视家庭教育,拒绝花时间和精力去提升改变自己。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传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教人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原生家庭教育带来的问题,长大后很难有办法改变,因为最难改变的就是人从小建立的价值观。

四、错了不愿认错

奇葩说中有句话:“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子女感激,而中国的子女一辈子都在等父母道歉。”

在和高中娃的相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来不及切换相处模式,习惯以小学初中的教育方法去对待一个青春期的高中生,过多的约束和干涉,导致亲子关系中问题不断。

有的父母明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口头上也不会向孩子道歉,觉得这是一件很难以启齿、没面子的事。

实际上父母做错事了,有勇气向孩子道歉会给教养孩子带来积极的作用。

孩子会觉得父母尊重自己,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关系,这样亲子沟通时容易变得顺畅,孩子有事才会愿意和你分享。

父母的认错能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错,没有人是完美的,间接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会知道犯错并不可怕,可以通过认错承担责任,寻求原谅,或者找到其他弥补错误的方式。

五、能力有限,偏爱瞎指挥

父母能力有限却爱指挥,总想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寻找存在感。有的是意识不到自己能力和知识的限制;有的是根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还有一些纯粹出于担心,无法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并有能力应对外界挑战。

且不说瞎指挥会让孩子走错路,过度指挥还会使孩子的自主性受损,过分依赖父母安排,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瞎指挥瞎教育,背后是家长的掌控感、权力感、焦虑感,父母喜欢指挥自己的孩子,往往是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这并不是优质的教育,我们要尊重孩子、引领孩子,以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孩子。

为助力新一届高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综评、强基等升学途径、志愿干货、学习技巧、复习资料、各地模考试卷等信息,我们给大家建立了【招考网】江苏高考交流群。

欢迎添加苏小招微信(sxz028),发送:高考年份(如:2025高考),即可邀请您进群学习交流

sxz028.jpg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