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江苏6名高中生入选信息学国家队!获得清华北大保送资格!

综合评价综评竞赛   Ι  2024年07月25日
12638
摘要:近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重庆落下帷幕。竞赛共产生金牌50枚,摘得金牌的同学将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获得清北保送资格。今年江苏共有6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

近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2024)在重庆落下帷幕。竞赛共产生金牌50枚,摘得金牌的同学将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获得清北保送资格。今年江苏共有6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

本次参赛的江苏选手中,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南京市中华中学各有一名学生入选信息学国家集训队,南京外国语学校有两位同学入选。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二学生仲煦北成绩排在全国第四、江苏第一,他在竞赛期间“我与NOI”主题活动上,分享了自己从上届NOI发挥不佳,到这届获得金牌的心路历程。

“我发现那些我曾下意识归为天才或者怪人的人,他们其实也是凡人,他们也会悲伤,也会崩溃,也会得意忘形,也有自己的自傲和自卑,但是他们不放弃思考,不放弃希望。”仲煦北说。

在竞赛中获得金牌的南外高二学生蒋承佑告诉记者,NOI竞赛时间较长,需要经过一次笔试和两次上机考试,对选手的信息获取、计算机语言、高等数学、算法设计等各种知识的应用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NOI竞赛题通常是使用编程来解决数学问题,你在通过数学方法去分析问题之后,还需要设计一个算法,相当于一个工具去解决这个问题。”蒋承佑说:“在设计这个工具的过程中,你需要自己决定使用哪些零件,也就是各种模型,这个组装工具的过程,我觉得是信息学的乐趣所在。”

同样获得金牌的南外高二学生姚熙告诉记者,学好信息学首先要擅长数学,然后还得自学各种算法和编程技巧,每天额外花四五个小时在其中是常态,要对数学和计算机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长期坚持。

“将来我希望从事AI或者大数据等方面的工作,现在国家非常缺这些方面的人才,而且我个人对这些领域也非常有兴趣。”姚熙说。

中华中学高二学生翟鹏昊获得该校史上第一枚信息学国赛金牌,他告诉记者,学习信息学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因为需要同时兼顾课内学习和竞赛学习,牺牲很多休息娱乐时间是免不了的。”翟鹏昊说:“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要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也需要参加一些线上比赛或模拟赛,提升自己的心态。”

注:本文内容来源江苏教育新闻,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