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传来新消息!

普通高考高校动态   Ι  2024年07月10日
5441
摘要:近日,南京农业大学举行首批搬迁滨江校区仪式。滨江校区长啥样?仪式现场情况如何?跟着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了看看吧!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举行首批搬迁滨江校区仪式。滨江校区长啥样?仪式现场情况如何?跟着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了看看吧!

上午8时许,100余名师生代表依次领取纪念车票、登上NAU2024次“梦想班车”,从卫岗1号奔赴滨江大道666号“新家”。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单正丰为学生代表颁发001号纪念车票。

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传来新消息!.jpg

车队抵达滨江校区4号门后,南京农业大学全体在宁校领导,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市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共同欢迎师生到来,并为师生代表颁发纪念礼包。礼包包含南农定制版折扇、夏日便携风扇、食品、饮品等,饱含对“新校区,新起点,新征程”的美好祝愿,勉励学子们在新校区的求知之旅中勇于拓新、持续进步。

“滨江校区,我们来了!”现场嘉宾、领导师生在4号门前合影留念,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伴随着一束束腾空而起的绚烂礼花,现场师生共同迈入滨江校区校门,开启南农充满活力的拥江发展新时代。

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传来新消息!2.jpg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表示,在学校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40周年之际,滨江校区建成投用。从依山而建到拥江发展,滨江校区饱含了几代南农人的心血,承载着全体南农人的梦想与期盼。滨江校区的启用,是学校以外延拓展推动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催生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学校发展新动能。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强调,南农需要新校区,人才需要新校区,学生需要新校区,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期盼新校区。搬迁滨江校区是学校迈向更高办学水平的关键一步,将极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师生工作学习环境。

在北区3号公寓,校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深入走访学生宿舍,实地查看设施条件、了解搬迁情况并与学生志愿者亲切交流。

“来之前就非常期待,第一印象就是教室很有科技感!”食品科技学院食工类2305班邱昱川说,“触控互联黑板搭配激光屏幕,在这样的现代化教室学习,非常酷。”

食品科技学院食工类2305班张笑表示:“宿舍环境明亮宽敞,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空间。配色也温馨,就像回到家一样!”

南京农业大学目前拥有卫岗校区、滨江校区、浦口校区、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和滁州科教创新园,总面积9000多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滨江校区坐落于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长江之滨与浦口校区同处长江北岸,同玄武东郊紫金山南麓的卫岗校区相呼应,形成南农“依山傍水”办学新格局。

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传来新消息!3.jpg

滨江校区东邻五桥、南面长江、北眺老山,总用地面积约2524亩,总体规划建设各类办学用房126万平方米,一期建设各类办学用房约78万平方米。

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传来新消息!6.jpg

据悉,今年7月至9月,南农12000余名师生将正式搬迁至滨江校区,在这所美丽的校园开启崭新学期。首批搬迁师生来自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2021、2022、2023级本科生和全体研究生,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1、2022级本科生和全体研究生,以及学校行政机关各单位。

此外,据了解到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二期项目也进展到了关键节点,地下室首块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意味着项目正式进入地面的基础结构施工阶段。

苏大未来校区位于吴江区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核心板块,紧临京杭大运河和胜地生态公园。校区采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建设的方式。2022年9月,未来校区一期启用并迎来第一批师生入驻。

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传来新消息!7.jpg

中建三局苏大未来校区二期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已完成60%,现在正在进行地下室底板的结构施工,后续会根据施工部署依次进行地下室底板、顶板、地上塔楼的主体结构施工。”

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传来新消息!8.jpg

一起来了解下,苏大未来校区二期。

苏大未来校区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29.7万平方米,地下约4.8万平方米,包含创新CUBE、学院组团、学生宿舍楼及钟楼、食堂等项目计划竣工日期为2025年9月。

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所有主体结构的整体封顶,地上的塔楼也会完成部分楼栋的封顶,到明年下半年会完成所有主体包括外墙的装饰作业。

据了解,该项目工地正在开展智慧工地的试点工作。接下来,5G无人塔吊、智能施工电梯、智能测量工具、建筑智能机器人、智慧工地系统等新技术都将融入施工作业。

两所“双一流”高校新校区,传来新消息!11.jpg

苏大未来校区二期中规划了新工科、新材料、新时尚等学科群,布局新工科组团、新材料组团和创新中心组团等楼宇,所有组团都与二期最中间的主体回廊建筑的连廊相连接,充分体现了交叉和共享的理念。二期项目投入使用后可容纳学生4000人。届时,苏大未来校区一二期可容纳学生约7000人。

注:本文内容来源招考部落、苏州发布,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