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级后面都坐着那么几个特别的学生,要么纪律差、要么学习成绩差,这些学生是很多老师头疼的对象,家长面临的挑战也同样巨大。今天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来帮助家长渡过难关!
学困生家长心理表现:
愤怒:很多家长会因孩子的行为问题等感到愤怒,特别是在和老师沟通后,愤怒情绪会加倍。
焦虑:面对孩子学业成绩和行为习惯,该管还是不该管是很多家长焦虑的来源,更多的则呈现出对孩子的不满以及对他们未来担忧。
挫败感:孩子改变缓慢,付出努力看不到孩子的进步。
羞耻感:不愿意让人知道孩子在校情况,更不愿承认孩子的不优秀。
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这种相互影响会形成一个反馈循环。当家长的焦虑、愤怒和沮丧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孩子在无形中感受到压力。而孩子的在校反馈往往又会刺激家长,家长看到孩子无改变或者无进步的状态会更加焦虑,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状态——孩子与家长的状态都会越来越差。
面对高中学困生家长的心理不安全感,老师应帮助家长积极应对,以接纳、欣赏的眼光看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给家长树立即使孩子学习上有些困难,但是其他方面很突出的信心,有效减轻家长的压力与不安全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同时孩子进步也会反过来鼓励父母,形成良性循环。
二、学困生家长应该这样做
1.正视自己情绪并合理宣泄情绪
家长每天除了工作还有很多人际问题需要解决,很多情绪来不及宣泄,积压越多情绪也越多,可利用如亲朋好友、老师、专家或者互助团体的社会支持。同时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表达情绪。
2.温柔的坚持,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发生问题行为时,应引导家长不要急于责备孩子,而是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在处理过程中要坚持原则。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也是他们的成长的一步,不能着急。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孩子社交的第一步。家长应有充足的耐心,对待他们的问题要温柔地坚持,耐心陪伴。
3.不断学习,合理分工协作,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父母要不断学习,处理自身成长中的创伤,并拓展认知,家长要给自己和家人适当的私人空间,丰富自己的生活,不要在孩子身上过分投入。
家长应不困于眼前,不囿于困难,生活中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性,成绩和学习状态只是孩子一个阶段的表现,教会孩子无论在何种处境中都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更加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彼此都留有自己的空间,积极面对,剩下的交给时间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微信扫一扫,即可体验,升级为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