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选己所爱 择国所需 | 南京理工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亮点

普通高考高校动态   Ι  2024年07月01日
11730
摘要: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入选“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入选“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南京理工大学.jpg

一流的红色军工血脉矢志长歌砥砺家国情怀

传承“哈军工”光荣传统。学校成立于1953年,是由诞生于抗美援朝硝烟战火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分建而来。毛泽东为军事工程学院题写训词,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的国防事业具有极重大的意义。”首任校长陈赓大将发出“忠于民族,孝于国家”的壮志豪言。1960年,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前身),历经三地办学、四易校名,十次变更隶属关系,但始终与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命运相依。

肩负“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神圣使命。历史上,“两弹一星”元勋、“航天四老”之一任新民院士,开拓了“两弹一星”壮丽事业,被称为“中国航天总总师”;“独臂总师”祝榆生,66岁高龄担任“陆战之王”99式坦克总设计师,筑起中国兵工的一座丰碑。近年来,学校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某型车载炮武器系统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并列装部队;首创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快速计算方法,建立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发明高温PST钛铝单晶,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发展。中国武器装备的每一次突破,南理工人从不缺席。

1719796576617.png

一流的学科专业底蕴大师云集启迪科学智慧

学科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7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全覆盖,是江苏省内唯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部属高校。“中国火炸药王”王泽山院士,坚持“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开创发射装药学科,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黑火药”重回世界之巅。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覆盖3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719796604644.png

师资力量雄厚,领军人才集聚。学校秉持“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形成了“大师+团队”的师资队伍格局。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2400余人,高层次人才7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7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2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5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7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9个。

1719796642870.png

一流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基拓新练就过硬本领

深化“强基拓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人才培养定位,充分发挥南京、江阴两校区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通识教育核心课、学科专业导论课、学科前沿领航课,推行“大班授课、小班辅导与同辈导师指导”三重迭代教学模式,跨校区协同构建“书院+学院”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宽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创新思维意识的创新人才。实行“宽口径”培养,通过三次专业志向选择机会,本科生跨专业类辅修学习,提供灵活多元的发展路径。江阴校区自2020年启用以来,5个专业首届本科生已完成四年制全程在江阴校区的培养,平均升学率达到了59.7%,取得耀眼成绩。

培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依托56个国省校级实践教育中心,施行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培养,自2012年起,共计3591名本科生进入20个试点专业学习。学校设立“钱学森学院”,成立“鼎新创新人才班”,汇聚优质资源,由院士团队全程指导,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与境外100多所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提供各类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新增3个“1+4”国家公派赴俄留学项目。

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双冠闪耀激励真学实干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健全。学校坚持基于“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建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形成“国-省-校重-校普”四级项目体系,覆盖所有本科生,有效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新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楼,打造六大功能区,贯穿本研成长周期,43个创客工作室覆盖所有专业,8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全面向本科生开放,全维度赋能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发展。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校每年组织参加国、省级学科竞赛200余项,建立“学校管理-学院组织-专业指导-团队服务”的竞赛四级联动机制,扎实做到了每一项赛事的舞台上都有南理工学子大放光彩,喊出“强国有我”的青春口号。其中,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总冠军,成为全国同时获得“挑战杯”和“互联网+”总冠军的3所高校之一。


1719796672708.png

一流的升学就业发展群英荟萃照亮奋斗前路

为“强大国防、繁荣祖国”培育杰出人才。71年来,学校累计培养输送了20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6人当选两院院士。在7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32个武器装备方阵中,南理工校友担任其中24个武器装备的总师或副总师。在2024年“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闫大鹏(研发首台国产万瓦光纤激光器)、张弘(L15战斗教练机总设计师)、钱林方(某型火炮系统总设计师)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校友们在各个领域彰显着南理工人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

高层次人才培养引领高质量就业。学校是江苏省首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与十大军工集团等300余家重点行业单位建立就业实习实训基地。面向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进校招聘企业层次和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每年进校招聘企业超4500家,提供超20万岗位,学生岗位比达到1:24,72.37%的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和工信领域,35%以上的毕业生在世界500强就业。2023届本科生升学率达54.39%,连续8年超过50%。高就业质量、高升学率展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超强实力。

一流的办学条件保障以生为本托举筑梦未来

优化“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南京校区(含汤山分部)、江阴校区、盱眙校区各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齐全而优越。其中,江阴校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办学,致力于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国际化校区”,占地面积1115亩,一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中西合璧的现代大学校园。

 1719796703606.png

拓宽多元协同育人矩阵。学校聚焦重点、凸显亮点,精准把握新时代青年的成长需求,校长付梦印院士连续8年讲授“入学第一课”。以“暖心”为底色,构建完整的助学体系,每年发放资助资金5000余万元,设立迎新“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直接入学报到,“暖心饭卡”公益项目连续八年悄悄给学生充饭卡,频频登上“热搜”,被《人民日报》等点赞。2021年,王泽山院士捐款1050万元,成立泽山育才基金,用于奖励学业优异的学生,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选己所爱、择国所需,南京理工大学期待每一位有志青年的加入,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招生咨询电话:400-110-2882

招生官网:http://zsb.njust.edu.cn

注:本文内容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