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新高一必读!一文搞懂新高考“3+1+2”模式中的赋分制

普通高考高考政策   Ι  2023年08月31日
25123
摘要:最近有不少低年级的家长朋友们询问小招关于高考政策的问题,比如:“新高考的赋分制是怎么计算分数的?”、“赋分制是怎么消除不同选科的分差的?”等疑问。今天,小招就结合具体示例,给大家讲解新高考“3+1+2”模式中的赋分制。

  最近有不少低年级的家长朋友们询问小招关于高考政策的问题,比如:“新高考的赋分制是怎么计算分数的?”、“赋分制是怎么消除不同选科的分差的?”等疑问。

  今天,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就结合具体示例,给大家讲解新高考“3+1+2”模式中的赋分制,帮助低年级学生及家长提前了解,为新学期做准备!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赋分制的含义

  大家首先注意两点

  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2.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但是我们家长还是了解清楚较好。

  具体换算过程

  1.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640.png

  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表格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2.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360截图20230828104320240.jpg

  其中: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Y表示原始分;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举个例子

  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在当年考生中位于前17%,则对应等级为B等级,假设当年政治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2~61】,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那么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学赋分后分数为:

  360截图20230828104357966.jpg

  解得,T≈80.33;四舍五入后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的政治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80分。


  等级赋分制的优点

  1、能够较好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之间因为试卷难度不同、各科分数不可比问题;

  2、能够确保考生每门选考科目成绩排位顺序不变;

  3、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赋分制度下的注意事项

  1、新高考的选科模式,采取的是一种“分组竞争,统一排名”的方式。

  2、分组竞争是指在赋分制中,相同选科的考生在一起竞争,在同组考生中的名次决定了最终赋分和高考总分。因此在选科时既要考虑自己优势科目,也要考虑不同选科的竞争难度。

  3、统一排名是指在赋分之后,每个人的最终总分满分都是750,且通过赋分消除了不同选科之间的分差影响,所有考生按物理、历史分两类排名(类似于往年文理科)。

  以上就是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对于【新高考“3+1+2”模式中的赋分制】的一些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各位把我们推荐给低年级的家长朋友们哦。

  也欢迎大家加入【招考网】高一年级学习交流群QQ群:891866929

高一.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