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江苏高考40个志愿,“冲-稳-保”怎样规划?到底要不要冒险“冲”?

普通高考志愿填报   Ι  2023年07月05日
58981
摘要: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考志愿,讲究“冲-稳-保”拉开梯度填报,江苏新高考普通类本科批可填志愿多达40个,应该如何规划呢?

  一、冲稳保如何参考分数

  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明是今年物理组考生,高考成绩550分,目标院校去年录取分是540分,小明填报这所院校稳不稳?

  如果你认为高出10分,稳了,那就错了!

  “冲-稳-保”参考往年分数时,不能直接用今年的分数对应往年。因为每年的考生人数、成绩分布等情况都是不同的,今年的550分,不等于去年的550分。

  这就需要大家在参考分数时,先进行换算。

  继续小明的例子,通过换算,我们可以知道,小明今年考了550分,相当于去年考了532分的同学,而他的目标院校去年录取分540,比他的分数高出8分。小明今年想要填报这所院校,应该把院校定位在“冲”,而不是“稳”。

  二、怎样判断志愿是否合理

  一般来说,往年分数排名比你高的院校定为“冲”,比你略低的定为“稳”,比你低较多的定为“保”。

  很多人会问“冲-稳-保”分别要设置几个志愿?其实这没有固定标准,激进一点的考生可以增加“冲”的志愿数,保守一点的考生可以减少“冲”的志愿数,甚至不冲。

  虽然“冲-稳-保”志愿数量比例和选择范围虽然可以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调整,但志愿填报是否合理,还是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判断的。

  1“冲”要冲得进

  虽然激进的同学可以适当多填一些“冲”的院校专业组,但不是乱填。冲的目的是让你在有限的分数下,能够进入更好的院校(或理想院校),冲进了就能带来更高的性价比。

  为了能够冲得进,目标不宜定太高。如果一所院校往年录取分比你的成绩高出一百多分,这么大的差距,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冲得上的。

  当然,每年都有考生成功捡漏,例如2021年以521分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云南考生,他的分数仅高出本一线1分,不仅冲进了北大,还冲上了热搜。本文来源公众号高考早知道江苏。这类捡漏案例容易给部分考生带来一种“我报了我也行”的心理。

  确实,填了就有机会。你可以抱着捡漏的心态把这类高目标院校放在前两三个志愿,但最好别抱有太高的期待,每年能成功捡漏的终究是极少数。

  除了目标要定的合理,拿来冲的院校专业组最好没有你不能接受的专业。因为冲进了投档,还要面临专业录取,如果踩线冲进去,你填报的专业很可能无法被满足,此时,不服从调剂就会被退档;服从调剂则会被调剂到组内没录满的专业。正常情况下,没录满的一般都是冷门专业,你能接受吗?冲的风险与机遇并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2“稳”要稳得住

  用来稳的志愿应该是录取可能性和性价比“双高”的院校专业组。

  “稳”是志愿方案里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你最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专业,一定要多花时间精力,慎重选择。

  如果你的分数经过换算,略高于往年录取分(不建议卡得刚刚好,因为还要考虑专业录取,专业优先的考生请直接用专业分定位),而且这个院校近几年录取分波动不大,预计今年也会保持平稳,这类可以作为“稳”的选择。

  3“保”要保得牢

  “保”是为了防止滑档,相对于“稳”的志愿而言,性价比偏低,不过能被录取也比你去赌征求志愿来得安心。

  “保”的志愿并不难选,但想在保的同时还兼顾性价比就难了。拿来“保”的院校是你在这个批次能接受的“最坏”结果。“保”低了,万一被录取,你自己也会觉得可惜;“保”高了,可能起不到保的作用,导致滑档。

  拿来保的志愿,往年录取分应该都低于你的分数,且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往年录取分与你成绩相差不大(略低于),但预计今年录取分会下跌的院校(例如受学费上涨、校区宿舍调整等因素影响)也是可以拿来“保”的。

  三、到底要不要冲

  有些考生家长对“冲”表示担忧,害怕冲进了学校,但被调剂到冷门专业,学习没兴趣,毕业工作也不好找……存在这类担忧很好理解,“冲”志愿确实伴随着风险,但如果因此否定“冲”,就过于片面了。

  高考志愿无非是大学、专业、城市三方博弈,“冲”志愿更偏向大学优先的角度。冲上了这所大学,你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好处”,它才值得你冲,否则,没有太多必要冒这个风险(除非你真的很喜欢这所学校),不要为了“冲”而“冲”。

  那么,哪些情况值得“冲”呢?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1专业组内只有一个专业

  江苏新高考只在院校专业组内调剂,所以,在组内只有一个专业的情况下,你冲上了就一定是录取到这个专业,不存在调剂。在院校专业都喜欢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冲!

  2组内专业无雷区

  多数情况下,专业组内都有多个专业,但如果组内没有冷门专业,或是组内专业你都很喜欢,无论被调剂到哪个都能接受,也可以冲。

  3学校转专业很容易

  有些考生抱着先进学校,后续再转专业的想法,可以吗?可以的!但要注意,不同院校的转专业门槛不一样,你要事先了解清楚。如果一所院校的转专业门槛低,你后续转入理想专业的希望大,可以冲。这个风险比你复读再来一年小得多。

  点击查看:多所985、211零门槛转专业

  4院校层次高,有保研、选调资格

  每年都有考生在“985、211、双一流”的冷门专业和普通本科的强势专业之间犹豫。如果你是以就业为导向,想要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那就优先看专业,不要无脑冲名校。本文来源公众号高考早知道江苏。特别是一些专业特色明显的院校,即使没有“双一流”这些头衔,但在行业内认可度高,就业情况很可能比名校的冷门专业更乐观。

  那为什么还会有人去冲“985、211、双一流”呢?不排除有些人是为了面子,说出去好听。但站在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些院校确实能带来一些更好的资源,哪怕是冷门专业。

  现在选择读研深造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目光长远的考生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就开始规划了。全国有300多所本科院校具备保研资格,但985、211、双一流的保研率往往要比普通本科更高,机会更多。如果你有读研的打算,但选了一所没有保研资格的院校,将来只能再去拼考研;而选了有保研资格院校的考生,保研、考研双路线,总是多条路可走。

  (注意!也有普通本科院校具有保研资格,成绩有限的考生不用非得盯着双一流)

  除了读研,也有考生规划将来考公务员、走选调。选调不是什么学校都能参加的,例如江苏2023年选调工作分两批,第一批面向全国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政法类高校;第二批面向全国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省内普通高校。

  对于一些有保研资格、选调资格的院校,如果与你的职业规划道路相符,可以考虑“冲”一下。当然,大学期间也要自律,这些名额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哦!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