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同时自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教育部提出了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称其为“强基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强化、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招生工作。
那么对于考生来说,那么“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呢?
1、选材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择“有学科特长、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则主要选择"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综合素质高、基础学科突出的学生”。
2、录取专业不同,高校自主招生未限定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招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
3、入围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是学校根据各科考试成绩择优录取,主要是根据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在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极少,有关院校可制订破格进入学校考试的条件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4、录取方式不同,不同的自主招生方式采用降分录取,最低可降到一本线以下,强基计划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低于85%)、大学综合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为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体现了对学生更全面的考查。
5、培养方式不同,有关大学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不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实行小班制和导师制,探索本、硕、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的良性互动。
6、招培模式不同,强基计划既注重选拔阶段,又注重后续培养,而自主招生只注重选拔阶段,后续培养与一般考生保持一致。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综合素质好、基础学科突出的学生,但不排除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报考。
有些家长和考生对招考政策不太重视,眼中只盯着拼高考成绩的普通批次招生,往往忽略了强基计划这类附加招考机会。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