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天,还有5所高校的强基计划没有发布,其中包括清北这对王炸。
现在正处于孩子们在做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家长们也不愿意闲着。
关于强基,小招跟大家讨论讨论。
01强基的淘汰
强基一般都是本硕博连读的,这是强基一大优势。
但是,强基也是有淘汰的。如果你关注高校各学院每年的强基增补公告,就会发现,这个比例并不算小。
(也有少数学生是冲着名校的光环去的,并不真心喜欢基础学科,他们可能会主动“被淘汰”,然后转到同专业的普通班)
如果被淘汰了,还能保研吗?
很多招生简章都这么写:退出强基之后,自动失去保研资格。
不过这里语焉不详,失去保研资格,但是能不能考研呢?
理论上,退出强基的学生,只是失去了本校保研的资格。但是,如果是考本校或者外校的研,应该是不受限制的。
但是,无论是哪个学校,如果导师知道你是被强基淘汰出局的,谁会愿意接受呢?
02保研问题
按政策,强基同学自带一个研究⽣名额,可转段攻读本校的研究生。
然而,现在出现一个问题。
学校总体的保研比例是有限制的,如果强基生都可以保研的话,那么势必影响普通生的保研。
普通生的保研凭的是绩点。试想,如果一个和强基生同专业的普通生,绩点比强基生高,但是并未获得保研资格,是不是不公平呢?
现在已有高校出现了这个问题。
03降分录取
不少报名强基的学生,期望的是低分捡漏上名校。
然而,未必能如愿。
首先,有些家长是拿入围分和高考投档分做比较,这是不严谨的。强基入围是按照一定比例的,比如某校招5人,按照6倍的比例,入围是30人,入围分是这30人中高考的最低分。
那么,这个入围最低分要想挽回劣势,势必校测的成绩要特别优异。
其次,某些强势的基础学科,在强基中不仅不会降分,还有加分录取的可能。
比如数学、物理,强基的最低分高于普通批次的录取分,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有提前的锁定,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
想低分捡漏的要小心,别偷鸡不成蚀把米。
04入围比例
新强基模式下,不少高校减少了入围比例。比如复旦,去年初试有6倍的人数入围复试,今年缩水到3倍。
为什么?
因为不想让非竞赛生有通过高考成绩翻盘的机会。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入围的人越少,说明高校越青睐自己独立选拔出来的学生,说白了,就是竞赛生。
05最后
强基是一场三方的博弈,国家想通过强基培养基础人才,高校想通过强基恢复自主招生,学生想通过强基低分捡漏。
招生简章中,每一个看似轻描淡写的细微变化,都暗藏玄机。
碰撞产生火花,精彩自在群中。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