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语只是一门通用工具,没必要当成一个专业来学。
读外语专业还不如学一门实用的职业然后业余时间自学一门外语。去新东方英孚教育也可以学外语,又快又实用。学外语不就是学翻译嘛?早晚会被人工智能代替……以上种种言论就是比较典型的对外语专业的误解,对大学为什么要开设外语专业不了解,这就造成把外语作为专业总感觉不踏实。核心的原因是把外语专业工具化了,窄化了,实用化了,矮化了,工具功能、实用功能只是学习外语专业最基本的目标,是和培训班重合的部分,连外语专业教学目标的五分之一都占不到。
1、外语专业培养目标。外语专业不是外界所认为培养翻译,培养目标早就从语言技能培训转向向语言和实践相结合这个方向了,培养目的是高层次,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设立的大量交叉复合专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情况下还要学习大量外语类知识,即便是外语类专业也有很多经管法课程。学生既要熟练掌握外语工具,又要深度了解和某项外语相关的文化,以及其它很多课程,从而成长为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2、外语专业学什么,做什么?以某校日语专业的必修课为例,可以窥豹一斑,真正的技能型工具性课程很少,大量的是文化范畴的课程,所以学习一门外语其实是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
主要有以下学习内容
语言能力训练:诸如基础日语,高年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写作,日语视听说等,以训练基本语言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文学及文化研究:包括日本社会,日本历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学史、日本影视作品赏析。这类课程专注于对象国家或语言的文学、文化等方面的介绍与探究。
语言学方面:以日语概论,日语语法概论,日语词汇概论为代表,偏向语言学方面的教学,介绍日语和其他语言的语法体系,词汇体系等方面的比较。为后续语言学方向的研究奠定基础。
翻译类:日译汉,汉译日,口译指导。不必赘述,强调翻译方面的应用和训练。
这是必修课,其它的经管法计算机等知识有的是机会选修,只要你愿意。
二、学外语只能做翻译和老师。
除了翻译和老师,还有。
深造:文学及文化研究,语言学方面的课程分别对应自身方向的学术类研究,可以在相应细分领域下再选择一个自己希望深入了解和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学习,可以研究日本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甚至文言语法的,甚至民俗学、中日文化交流都可以研究。翻译方向主要对口翻译硕士,分为笔译和口译两个方面。还有很多夸专业深造,法学、历史、文学、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与机器翻译,和计算机关系比较密切,属于人工智能范畴),东亚文化研究,比较容易申到海外名校,哈佛普林斯顿东京大学什么的。
就业:看学校层次,像北外去外交部、新华社、外联办等单位的非常多,上外去四大、外资银行、咨询、快消的比较多,和经管法专业就业类似。在外企火爆的时候,外语学院毕业生非常受青睐,著名跨国公司喜欢招聘外语专业的管培生。现在来看,因为专业特点,外语的优势在关键时刻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就业去向基本以管理、咨询、金融、快销、互联网、教育等服务行业为主,银行和四大去的非常多,这些去向本身就以高薪为特点。
受欢迎的原因是毕业生在掌握了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还拥有非常出色的外语能力,综合素质非常好,非外语类专业也需要有非常高的外语要求,比如需要参加英语专业8级测试。和外语能力相比,专业技能更容易培训,用人单位反而更喜欢招收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显然,专业基础过硬+外语能力出色+国际化视野+极强的可塑性,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大语种好,小语种不好
真正的大语种只有英语,日、法、西、葡、俄、阿、德属于小语种中偏大的语种。关于大小语种之分,更多的是心态问题。有的人觉得大语种学的人多竞争激烈,小语种岗位需求少,都不能学,有的人觉得大语种岗位多,变通性强,小语种竞争少,都不错。
四、外语专业要被人工智能替代
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是翻译,还只是翻译中的基础部分。外语专业的概念远远大于翻译的概念,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五、学哪国外语就要去哪国
比如学阿拉伯语感觉要去炮火连天的中东担惊受怕,学法语去法国多好。
首先,学外语和去哪国没有必然的关系,只是做外贸的做外交的可能会出差什么的。其次,学哪国外语也不是就要去哪国,一种外语可能被许多国家使用。非洲国家说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国家多了去了。南美洲基本上说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六、外语就是翻译
外语专业不是外界所认为培养翻译,培养目标早就从语言技能培训转向向语言和实践相结合这个方向了,培养目的是高层次,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设立的大量交叉复合专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情况下还要学习大量外语类知识,即便是外语类专业也有很多经管法课程。学生既要熟练掌握外语工具,又要深度了解和某项外语相关的文化,以及其它很多课程,从而成长为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七、小语种没出路,没前景
小语种有哪些出路?
小语种培训机构,专门面向驻外企事业员工或者劳务人员
某小语种所在国家的海外机构比如孔子学院等。
中小学小语种老师
涉外中介机构比如旅行社等
企业驻外翻译(属于外派人员,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和工程服务类居多)
专职/兼职小语种口笔译或自由译者
国家机关比如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文化部、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人大办公室外事局、中国友协、各地海关边检……男生优先。各部对外服务中心及驻外机构喜欢女生。
航空公司各类岗位,涉及涉外谈判和沟通等等
小语种国家驻华使领馆各类服务和助理人员
各类小语种国家的媒体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小语种国家企业中国分支机构各类人员
外研社、新华社、人民网西语版、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央视等有对外宣传的媒体
艺术、会展、演出、体育等传媒和服务机构,比如西甲法甲在内地的推广等
互联网类小语种频道运营、产品经理
小语种贸易类企业,以及中国贸促会、中国进出口总公司、中信保、中电子等企业的进出口国际贸易涉外岗位,以及新兴的跨境电商商务人员,需求量相当大,待遇也不错
各大金融机构(尤其是中行)驻外人员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岗,各大企业西语驻外财务
互联网、人工智能行业涉及小语种的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机器学习语言识别等,小语种类互联网游戏运营
……
还有很多很多。
当然说这么多也不是说外语多好多好,也不是劝你学,只是不想被那么多人误解,也为十分喜欢外语又有所担心的考生提供一点点参考。
学习外语,什么除了立志做纯翻译,把翻译做到出神入化比如同声传译水平,大部分人还要在专业外自己另外加强学习第二专业,譬如工商管理、管理工程,工业工程、贸易经济等等,毕业后找一份能用到小语种又和第二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这样你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也可以学习一门以上的某领域知识来进入某行业,可以先用语言优势为敲门砖,然后利用第二专业知识去强化自己的复合人才优势,无论什么时候,既熟悉某领域又有语言优势的人才都是供不应求炙手可热。
想学外语,自身必须有清醒的认知,外语专业本身专业性非常强,一定不要把外语专业和翻译等号,不然就作茧自缚了,外语本质上是个交叉专业复合专业,需要你自己找方向,而且有的是好方向。要懂得与时俱进,要学好睁开眼睛看世界。要能够利用外语优势,去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专长,体现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优势。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不能局限于外语,要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涉猎其他领域。
大部分人不适合学外语专业。因为外语专业本身专业性非常强的原因,如果自身能动性不强,思维和眼界不够开阔,非常容易把外语专业等同于培训班,除了一点实用技能一无所获,这就和外语专业培养理念和目标背道而驰了。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外语。总体来说,对于立志从事外交、翻译、语言学研究,或者对某一国文化、文学研究有浓烈兴趣的学生,学外语是个不错的选择。否则,外语更适合作为一门辅修而非主修专业。
注:本文内容来源江苏教育,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