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是一项流程化的事项,掌握其中的概念和规律,是填好一份高考志愿的基本功,在这个流程中,有很多定义对于家长来说,是抽象难懂的,因此今天的分享就与大家一起聊一聊,4种高考志愿模式的解读,带你入门高考志愿填报。
四种模式分别是:
第一种:平行志愿
特点: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省级招办按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高的学生先投档。
某一个考生投档时,先看其成绩是否够A院校提档线;如不够,再看B院校;以此类推,直到检索到考生分数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将其投档至该院校,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其它志愿。
第二种:顺序志愿
特点: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顺序志愿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也就是说每所院校各排各的队。
第三种:院校专业组
特点:“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设置,是部分高考改革省份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其特点是,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高校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第四种:专业(类)+学校
特点: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
今天与大家分享了,高考志愿填报的4种模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新高考背景下的院校专业组,与传统高考不同的是,院校专业组模式是每一个院校有多个“录取分数线”即每一个院校专业组独立招生划线,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就需要进一步了解每一个院校专业组的招生特点和规律,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适合的志愿填报方案。
注:本文内容来源,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