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考古学?
考古学是对于万物本源的探究。现代考古学通常被认为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学科,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归根到底,考古学关注和研究的是古代的人以及反映人的活动的物质文化遗存。
目前中国的考古学专业是从属于历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主要包括了狭义上的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两大部分,前者一般指各时段的考古学文化研究,注重田野考古、考古遗存研究,后者包括文物与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文物建筑等研究方向,注重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研究。
考古学专业一般开设在历史(文化)学院(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人文学院(如厦门大学)等,少数成独立院系(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考古学可以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史前考古指人类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历史,占据了人类99%以上的时间,历史考古学是指文献记载的历史阶段的考古学研究。
2. 本科阶段学习哪些课程?
就学习重点而言,整体还是以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明各时段考古发现与研究为核心课程,再辅之以各专业门类选修课程。
以厦门大学为例,该校考古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基础核心课程以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这六大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主。专业课程包括各研究方向课程,如田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科技考古、陶瓷考古、海洋考古、文物保护概论等。
主干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考古学通论、考古学导论、考古学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历史文献、文字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田野考古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选考学科建议:不限/历史
3. 学习需具备条件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学习古人类学、民族学、文物学、博物馆学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考古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②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③具备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的基本能力。
④熟悉古人类学、史料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以及博物馆管理技能。
⑤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专业与就业
据数据显示,考古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450-500人,男女比例为:男生占37%,女生占63%,女生是男生所占比例的二倍,文理科比例:文科占85%,理科占15%,2021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85%-90%。
考古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很多人认为考古是“冷门”专业,不仅工作没有保障,更没有“钱途”,而正因为冷门,愿意学考古的学生少,人才更是稀缺,因此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缺少工作机会。
其实,有些专业看似“冷门”,但对于国家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的意义非凡。近些年,传统文化类节目、影视剧、纪录片大火,也让不少人对考古产生了向往和兴趣。
学考古,以后好找工作吗?
中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繁多,对考古学人才有大量需求。
说到就业情况,考古学本科毕业生部分选择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部分进入考古文博单位从事考古文博工作,另有部分毕业生另外择业。硕博研究生毕业大多选择到各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地方博物馆等就业。具体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博物馆展览策划与宣讲、藏品管理与研究等工作。
据统计,考古学专业就业方向并不狭窄,包括考古所、文物局、博物馆、文保中心、高校、勘探公司、拍卖行、新媒体行业等。
5. 报考指南
据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20余所院校本科阶段开设了考古学专业,代表院校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
各院校因师资力量、资料库建设、学科发展历史、地理位置等差异,在具体研究方向及优势特色上会有所不同。如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侧重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东南区考古、海洋考古,兰州大学考古学专业侧重培养学生学习石窟寺考古、墓葬考古、环境考古,吉林大学依托考古学科建立了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等。
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于1952年,历史悠久,被称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学科全国排名第一。考古学专业设有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汉唐宋元明考古、佛教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陶瓷考古、田野考古学、科技考古等专业方向,体系完备、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
吉林大学考古学从2019年开始文理兼招。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为通识教育学年。第一学年结束时,根据学校、学院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行专业分流,从第二学年开始,学生分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两个专业。2020年,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是我国高校考古学专业中第一个考古学专业“拔尖计划2.0基地”。
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渊源于上世纪20年代,1973年,经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正式设立考古学专业,正式设立考古学科以来,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在东南区考古研究、中国海洋文明史研究、环中国海沉船研究、陶瓷考古研究、南岛语族研究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形成了浓重的学科特色,形成了立足东南、面向海洋的学科发展历史。
色盲色弱者不宜学习本专业。考古学专业在本科阶段需要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实习,毕业后进入考古文博单位工作也需要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和考古调查等野外工作,不确定的工作环境和长期野外工作就要求学生具备健康的身体。同时,田野考古发掘需要对考古地层进行辨认、科技考古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遗物,这都要求学生非色盲色弱。
兴趣是最好的指引。若学生本身对古代社会具有一定兴趣,则将有助于其更快找到具体研究方向。同时,考古学专业交叉性强,无论文科、理科在考古学专业中都有用武之地。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排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