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名称:设计学类
学位授予门类:艺术学
专业荣誉:国家“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设计类重点专业,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一流课程《民俗调研与乡村创意》建设单位。
专业优势
面向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发展需求,坚持“专业素养、行业进阶、社会责任”共举,培养具有社会伦理、人文情怀、中国审美、工程技术等系统创新思维的设计精英和社会中坚,建成艺科融合、研用并重的一流专业。
优势
1)强聚焦、深植入——回归设计本体,建立“政产学研用”平台,发扬军工精神、符合时代需求、强调专业作为,聚焦“军工文化、设计赋农、适老设计”特色方向。
2)特色亮、资源厚——多学科融合和交叉的优势显著;拥有多个国家、省级研究平台和基地;军工特色鲜明,国际交流密切。师资学缘结构合理、教研力量精锐。
3)体系全、理念新——课程序列包含国家首批一流课程《民俗调研与乡村创意》,省级一流课程《形式基础》,以及《参数化设计》、《设计数据与分析》等前沿课程,面向未来建立融汇艺术、人文、科技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人才培养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够传承中华设计文化特色、担当时代使命、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爱党爱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贡献设计力量,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知名设计机构等,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文旅策划、城乡规划、展陈设计、公共艺术、社区营造、灯光设计、数媒艺术、陈设软装等相关设计创意工作。
大一厚基础,通过各类工作坊、学科前沿讲座等,夯实专业能力,拓宽学科视野;大二多渠道,进入专业方向学习,以项目制和导师制进行人才精细化培养;大三宽口径,通过“设计+”培养模式,加强跨学科教育,重视实践环节,使学生具有跨领域的整合设计能力。大四亮作品,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作品集等展现综合能力。
学生作品
核心课程
空间设计基础、环境设计工程制图、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室内设计基础与原理、景观设计实践、室内设计实践、住区空间设计、展示创新综合实践、环境设计综合实践、民俗调研与乡村创意等。
师资力量
徐伟教授
研究方向:从事人居环境设计、乡村振兴、社区营造、适老福祉服务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八项,主持空间设计类市政工程项目若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9篇被CSSCI类收录,主编出版专著5部。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次、中国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次、中国红星奖原创奖一次及国际艾景奖、国际园冶杯、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中国服务设计大赛一等奖等。
张轶教授
研究方向:区域文化创新设计、乡村创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八项。在《新美术》、《艺术百家》、《南方建筑》、《中国大学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出版专著、教材六部。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个人设计作品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
徐耀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现代景观设计、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与理论研究、环境艺术设计。连续三届被聘为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评委。近年来,持续关注室内外环境设计文化、艺术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分别发表出版多篇论文与著作,同时为主参与设计,环境设计实践项目几十项。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有:国内外知名学府升学约占30%(除本校外包括伦敦大学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美院、东南大学等院校),就业约占60%(主要为优质企事业单位、知名设计公司,如融创、北京土人、金螳螂和常青藤养老地产等),自主创业约占5%。
满意度:学生对本专业教育理念和学科建设认可度高,回访满意度达98.1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8.23%,在专业基础扎实、设计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和敬业意识突出这四方面得到广泛认可。
达人说专业
学长学姐感悟
崔师杰
2015级环境设计
2019届研究生
2022兰卡斯特大学读博
获奖荣誉:
2015-2016年度一等学业奖学金、2016-2017年度二等学业奖学金、江苏省室内装饰设计大赛一等奖、南京市室内设计大赛一等奖等。
人类的健康工作与生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处处离不开设计。选择环境设计可以称为我大学学习的一大幸事。回首本硕7年的专业学习,环境设计带给我的不仅是谋生的专业设计能力,作为一个引领时代潮流的融合性学科,环境设计带给我的还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与敏锐的洞察能力,教会我以包容的态度系统地看待人、物、行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环境设计的教师们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热忱,积极应对技术的快速变化,复杂的社会挑战以及对新思维方式的迫切需求。饱满的教学热情与包容的学术氛围深刻地感染着我,培养我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将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结合在一起,提出和测试新的前进方向。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希望你可以加入我们,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想象和探索未知的世界,用创意塑造美好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注:本文内容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