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有30余所高校发布招生简章。从已发布的信息来看,与20年、21年相比,经过了两年招生尝试的强基计划,今年出现较大的调整和变化!
不少高校在招生政策上出新,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气象。具体如何接着往下看吧~
2022强基计划有哪些改变?
1、新增3所高校
今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由原来的36所变为39所,新增三所原“985”高校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清华2022强基调整
2022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志愿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8个专业志愿,较21年增加了3个。校测由以往高校测评的科目向高考科目靠拢,初试取消2021年的学科探究,把原包含在复试内的专业志趣考察合并到初试,且明确考察方式为笔试等形式。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破格生资格审核环节,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具有破格资格,未通过的考生可取消报名,转报其他学校强基。
3、复交南校测调整
据南大招办透露,尚未发布招生简章的复交南三校,将在2022年开始改变校测模式,校测时间由高考出分后调整至高考出分前。
4、招生范围有调整
部分高校招生省市新增,例如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年招生省份扩大至全国;大连理工大学去年只在20个省份和地区招生,今年将范围扩大至全国;东南大学今年增加了江西省;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新增宁夏招生,西北工业大学新增北京、重庆招生。大部分院校招生范围并未明确,需等报名系统开通后查看。
5、新增交叉学科和强势学科
今年,招生专业打破单纯基础学科限制,新增交叉学科和强势工科。
东北大学第一年参与强基招生,只放出一个王牌专业自动化,也是当下的热门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专业,是学校的王牌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对于北理工这类军工背景学校,高精尖偏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会更务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本博贯通、校企联合培养,作为航空航天的大哥,这一新增专业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从近两年强基专业变动情况来看,新增专业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且新增专业为院校的优势学科王牌专业,教育教学资源优质。因此不难预见,未来国家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力度。
6、入围规则多元化
2020年,几乎所有考生入围强基计划都按高考总分排序。2021年就有高校在入围标准上做了一定调整,不单单看高考总分,而是重点在数理加权。
例如:202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入围成绩=重点科目高考成绩(之和)*1.2+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今年,北京理工大学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更加看重数学学科的单科成绩。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2。
大连理工大学同样在今年对考生高考的数学成绩进行加权。
厦门大学要求数学成绩达到125分及以上,此举算是利好偏科考生,为单科学科特长的考生增加了入围率。
7、明确校考及格线
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均在简章中明确,校考成绩未达60分者不予录取,预测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
8、入围后收费
厦门大学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入围确认时需要交170元报考费,但是据考生分享21年厦大就已经收取报考费。
9、培养方案更详细
已出简章的高校,相比前两年在培养模式的表述上都更加明确。大多分专业介绍了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动态考核方式等。
强基计划的学生入学后,会比普通班学生享受更灵活、更优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学生在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开展学科交叉培养,并且提供本科出国学习一次、本科参加创业计划一次、独立完成一次学术报告的“三个1”激励措施。
但同时,强基班的学生也会面临“动态机制考核”,比如: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等都在简章里写了:每学年结束后根据学生课程成绩、科研训练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进行动态管理,本科阶段分流与考核淘汰的学生转入普通本科专业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且学业成绩优秀的普通录取本科生可选拔补入强基计划。
2022强基计划不变的有哪些?
1、招生对象不变
招生对象依旧分为两类:一类为高考成绩优异的综合类考生,一类为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考生,破格入围条件依旧没有放宽。
2、校测模式不变
校测内容依旧是笔试+面试+体测和面试+体测两种。
面试+体测: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
笔试+面试+体测: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报名时间不变
报名时间和往年近乎一样,依旧在4月中下旬报名,持续时间约20天。报名平台:阳光高考特殊招生平台(https://bm.chsi.com.cn/)
4、限报、转专业政策不变
限报政策和往年一样,依旧只能填报一所院校,家长需结合考生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做好院校定位工作。通过强基计划入校后依旧是不能转专业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报考积极性。
最后,小编猜测未来强基计划招生会更务实、更具期待性,招生规模和专业有望进一步放开。近期小编将继续关注2022强基计划招生,更详细的解读和信息汇总请继续期待。
注:本文内容来源各校简章,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