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新高考的“3+1+2”模式下,文科专业录取的多数是理科生?

普通高考志愿填报   Ι  2021年08月25日
13662
摘要:其实文科和理科,更多的是以往的一种称呼,在新高考模式下,首选历史类的称之为历史类考生,首选物理类的称之为物理类考生。“3+1+2”模式下的选科组合多达12种,并不像以往那样简单分为物化生的理科和政史地的文科。

  全国高考录取已经接近尾声,但关于新高考的“3+1+2”模式的讨论热度却居高不下,小车注意到一个怪象:新高考首年录取,文科专业却录取了大多数理科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文科和理科,更多的是以往的一种称呼,在新高考模式下,首选历史类的称之为历史类考生,首选物理类的称之为物理类考生。“3+1+2”模式下的选科组合多达12种,并不像以往那样简单分为物化生的理科和政史地的文科。

  首选物理的考生更吃香?

 1.jpg

  从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山大学在广东的招生计划可以看出,物理类的计划招生数明显比历史类的多,再来看看暨南大学的本科生招生计划(部分)。

2.jpg

  物理类考生不仅可以填报大多数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专业,如经管法+外语,而且在再选科目上要求也并不高,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文科专业大部分录取了理科生”。

  “怪象”原因何在?

  虽说是“怪象”,但这种情况其实也是“见怪不怪”,就比如在选科改革前,像经济学这类所谓的文科专业就已经是文理考生都可以报的了,只是今年更突出了“3+1+2”选科模式下专业覆盖率的问题。

 3.jpg

  我们可以参考第三批8个高考改革地区2020年高考选科组合覆盖率:首选物理的专业覆盖率最低也能接近80%,物化生这种纯理组合,专业覆盖率更高达96%,而首选历史的专业覆盖率平均只有50%左右。这也是造成这种怪象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我们常说的“理可以跨文,文难以跨理”。

  取消文理分科的结果

  取消文理分科或许是希望人们淡化文理分科的观念,更注重学生优势学科的发展和推进公平,但从结果来看似乎事与愿违。首当其冲的就是历史类的投档分,部分地区竟然出现了历史类B分段线比物理类A分段划线还要高的“怪象”,虽说按以往的经验,文科线普遍会比理科线高一点点,但今年可就一次性拉开分数线差距了。一大批首选历史类的考生欲哭无泪,而另一批首选物理的考生尝到了不少甜头。

  假若“3+1+2”模式继续推广至全国,学生和家长们为了更高的分数以及更好地填报志愿,会不会出现“全员物理”的情况呢?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对天生理科思维比较差的同学十分不友好,更容易造成选科制度的畸形分化。

  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建议

  诚然,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物理类考生无论是在分数还是志愿填报上都更为吃香,但我们也需要“冷”思考:真的有必要为了填报专业的便利而硬选物理吗?

  小编是不建议这样做的,且不谈盲目选择不擅长的科目后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将来选择到一个并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专业也不是一个美好的结果。我们在关注分数的录取情况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大学某些专业的转专业率、退学率、就业率、延迟毕业率等等隐藏因素。

  此外,一些本来就具有强大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考生显然更容易在文科专业发挥优势,根本就无须担忧太多,未来的路很长,我们还可以慢慢走;先确定方向对不对,再决定努力够不够。

  如果家长无法判断孩子自身条件适合哪种选科组合,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建议您多关注【高考选科指导服务】!

  由志愿通资深升学规划师结合政策要求和大数据分析,从未来职业与专业发展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兴趣特长三个维度给以专业指导与建议,通过专业的定位测评、学业潜能分析与报告解读给出最优的选科建议。

  服务方式为线上或线下一对一面谈,通过40分钟的专业测评+90分钟的指导服务,将会为您提供:

  【学习能力评估】分析各学科学习能力

  【初定选科】按照报考专业要求、学科优势最大化等形成选科建议

  【初定专业】梳理可选报专业,给出初步专业选择建议

Dingtalk_20210825114638.jpg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入群-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