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热点解答!南京林业大学2021年江苏省招生咨询问题汇总

普通高考志愿填报   Ι  2021年06月30日
9651
摘要:南京林业大学今年在江苏省的招生计划是多少?投档和录取的规则如何?进档后如何避免被退档?学校有哪些优势的学科和专业?哪些专业体检受限?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

1625021233103125.gif

  关于志愿填报,你是否有许多问号……

  南京林业大学今年在江苏省的招生计划是多少?投档和录取的规则如何?进档后如何避免被退档?学校有哪些优势的学科和专业?哪些专业体检受限?入校后专业分流原则是什么?转专业有什么要求?学生的升学深造情况如何……

  对于考生和家长们报考南京林业大学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

  学校的招生批次有哪些?各批次专业组的代码是多少?

  2021年,南京林业大学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计划总数6431人,江苏省招生代码1115。江苏省招生包括艺术类(见计划专刊P202页)、地方专项(见计划专刊P69页)、普通类本科批(见计划专刊P11-12,82-83页)等招生批次。淮安校区招生计划2240人,面向江苏省内招生。

  50多个招生专业(类)根据选考科目要求分为四个专业组类别,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111501、111502:历史+不限,111506、111507:物理+不限,111508、111509:物理+化学,111510、111511、111512:物理+化学或生物。

  此外,学校还有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的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制五年,项目培养模式为“3+2”,前三个学年在南京校区学习,第四学年起赴加拿大学习两年,专业组代码111512,江苏招生计划20人,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舞台。

  淮安校区的学生培养、毕业文凭跟南京校区有没有区别?

  淮安校区实行“2+2”办学模式,即一、二年级在淮安校区学习,三、四年级在南京校区学习,新生入学后就根据专业归入相应学院,由淮安校区与学院共同管理。第三学年回南京校区后,即跟南京校区学生享受完全相同的学习生活条件,两个校区学生的人才培养、师资力量、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等均完全一致。

  学校承诺进档不退是真的吗?专业有没有级差?

  根据学校2021年招生章程规定,对于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对于江苏考生,学校原则上按照1:1投档,进档考生,在体检合格,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学校承诺进档不退。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取“分数优先”原则,依据投档成绩安排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填报。

  南林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涵盖哪几个专业?

  学校现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林业工程,有工程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7个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科,“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四个隶属于“林业工程”国家一流学科的本科专业供学生选择。

  学校有哪些优势专业?

  学校现设置并招生的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8个。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如下:林学、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产化工、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园林、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和生态学。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出炉,其中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工程、园林和家具设计与工程五个专业入选A+专业。

  2021年有没有新增本科招生专业?

  2021年,学校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侧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大数据分析、管理及治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强化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合并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进行大类招生,南京校区招生计划60人,淮安校区招生计划90人。

  色盲、色弱等体检受限的专业有哪些?

  学校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以下专业体检受限,请各位考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注意。此外,我校英语专业只招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体检受限专业目录:

Dingtalk_20210628135813.jpg

  按照专业大类录取的学生何时分流?专业分流的原则是什么?

  学校部分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将大类视作一个专业填报即可。按大类招收录取的学生,入学时在大类内不分专业,在完成大类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一般大一下学期),学校按照“志愿优先、绩点排序”的原则,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特长参加大类分流,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大类中的具体专业学习。

  学生进校后可不可以申请转专业?

  学校实行二次转专业制度,在新生入校后第二学期提供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申请转专业。申请转专业人数可以达到该专业本年级人数的30%,近年来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成功率达80%以上。

  学校的人才培养有哪些特色?

  学校积极推进主体间性改革,实施“加、减、乘、除”四轮驱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保障学生特色发展。一是在优质资源投入方面做加法,增加学生选择自主权;二是在凝练核心课程方面做减法,整合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三是在营造绿色发展基因的遗传和培育方面做乘法,发挥环境育人倍增效应。四是在破除陈旧管理观念制度方面做除法,去除学生特色发展桎梏。学校通过对学生“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和“反哺社会”等五个方面“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的保研率、考研率和出国率高吗?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就业育人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等荣誉称号。2020年,近四成本科毕业生成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升学深造。毕业生选择长三角地区就业达80%以上。南林学子在用人单位具有良好的口碑,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学校有哪些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优化外部环境为主要途径,探索建立基于“赛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赛教共生、师生共创、产教共赢。

  学校2018年3月成立了林业高校首家创新创业学院,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推进“学科竞赛”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全校各类学科竞赛,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平台,凝聚社会力量开展特色活动,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创业课题研究。

  学校每年都有100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报名人数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资格20余个。近两年,我校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铜奖1项。在最近两届“挑战杯”全国竞赛中,我校均获得国赛奖项3项。第十七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3件作品入围“挑战杯”国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获得人数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一。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每三年举办一届,在5月份结束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成绩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生有哪些渠道可以出国学习和交流?

  学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开放办学与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师资培养和人才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与世界名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牛津大学等海外名校联合开展长短期学分互认访学项目,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出国实施国际化培养。

  有哪些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第二课堂”。吉他社、街舞社、文学社、动漫社、油画社、户外运动社、汉文化社、林间棋社……100多个学生社团囊括专业学术、艺术兴趣、体育健身、公益服务等各个领域,群英荟萃,力求让每位学子都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绽放自己的青春色彩。

  曾被评为“全国百优社团”“江苏省十佳社团”的水杉剧社,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融入剧社的戏剧实践中,排演了一批寓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为一体的话剧作品,教育、感染和影响广大学生,是江苏省普通高校戏剧活动和戏剧教育的一个标杆和品牌,并逐渐发展成为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资助?

  我校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拥有完善的“奖、贷、勤、助、免、补”体系。各项奖、助学金超过5000万,获奖、助的学生面达50%以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新生报到时即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办理报道手续,在校期间可凭个人信用在生源地申请获得助学贷款,每学年贷款额度最高为8000元;无法在生源地获得助学贷款的同学,入校后也可通过学校向指定银行申请校园地助学贷款,每个学年贷款额度最高为6000元。学校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类助学金、励志奖学金10多项,总金额近5000万元,通过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的学生每年可获得2000-5000元左右的助学金,同时还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勤工助学获得相应报酬。

  联系方式

  电话4009281115、025-85427320

学校官方微信: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

微信小程序: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招生

注:本文内容来源南京林业大学,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Dingtalk_202106301043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