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建议收藏!10所行业强校,就业不愁

普通高考志愿填报专业解读   Ι  2020年12月25日
10155
摘要:提到好大学,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985、211高校,而对于一些校名听起来很地方,行业特征明显的,都是一笑而过。但实际上行业背景相当深厚的高校,不仅是该行业的龙头老大,而且培养出了一大批该行业的将相之材。下面就让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带你一起盘点到底有那些学校吧!

zt-sdxtj.png

  提到好大学,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985、211高校,而对于一些校名听起来很地方,行业特征明显的,都是一笑而过。但实际上行业背景相当深厚的高校,不仅是该行业的龙头老大,而且培养出了一大批该行业的将相之材。下面就让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带你一起盘点到底有那些学校吧!

  电力行业-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并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七大电力央企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现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七大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华电是一所专业特色极强的学校,其电气专业和热动专业在全国的名号是响当当的,就业率超高,而且就业单位多是电力局和发电厂这些高收入的国有企业。

  铁道交通行业-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近代交通工程、矿冶工程、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西南交通大学位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设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拥有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石油行业-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学校现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5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航空航天行业-北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被誉为国防七子之一,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信息行业名校-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北京邮电大学被誉为中国信息行业的最高学府。

  对外汉语优势高校-北语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

  全总直属的唯一院校-劳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同志兼任第一任校长。经党中央批准并由刘少奇同志亲自审定学校校址,1954年8月,学校从天津迁至北京。1984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正式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开始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5月,中国工运学院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共同印发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重点、工会干部培训为使命、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做精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格局,成为在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最完整的大学。

  外交复合人才高校-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周总理为学院亲笔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担任外交学院首任院长。现任院长为秦亚青教授,现任党委书记为齐大愚大使。2012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为学院亲笔题写了“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学院现拥有国际关系、外交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017年9月21日,外交学院成功跻身全国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中国审计最高学府-南审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始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共建高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

  学校设有33个本科专业。其中,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审计学、金融学专业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审计学、金融学类、财政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财政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审计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审计学教学团队、金融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为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金融学专业复合型应用性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水利行业的龙头老大-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579亩。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张闻天、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学,并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钱正英为首任院长。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学校水利工程学科排名第一。“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5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73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河海大学坚持务实重行的教育传统,先后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温家宝总理2005年视察学校时指出,“分布在全国各地水利战线和水电战线的技术骨干,很多都是河海大学学生。新中国的水利和水电事业的发展,是同我们这里输送的大批的人才分不开的”。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