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高考选专业,这些误区要避开!志愿填报必看

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填报技巧   Ι  2020年02月19日
8478
摘要:选专业,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所以,选择适合自己就读的专业对于考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选专业,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所以,选择适合自己就读的专业对于考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如此之多,虽然有些专业通过名称可以大体了解它,但也有一部分专业仅凭名称无法了解到它的真实情况(如培养目标、学习课程和就业方向等)。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这就为你支招,看看选专业的时候到底该避开哪些误区。

  选专业,这些误区要避开

  1、按名称认识专业

  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望文生义,也不能道听途说。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

  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事实上,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相关的职业。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较大区别。

  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工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

  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

  专业之间的细微差别,有时候通过名称并不能清楚地区分,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不能仅凭名称来认识专业。可以登录志愿通网站(www.zhiyuantong.com)进行专业查询、专业特质、就业详情包括开设院校以及学职群来了解。

  2、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一般意义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但是考生报考时,往往还是愿意选择好大学的优势专业。

  对于一个专业来讲,很多大学都有设置,但是不同的大学之间,同一个专业的实力是不一样的,这也直接体现在录取分数线上。

  好大学的优势专业,往往录取分数线每年都相对较高,考生报考时,要量力而行。

  但反之,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却不一定是某所大学的好专业,首先录取分数高有可能是因为该专业当下比较热门而导致报考人数多形成的,其次还有的专业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因为前一年该专业由于录取分数低而使当年报考人数较多形成的。所以大家不可盲目进行专业选择。

  3、只要专业名称相同,在所有大学都一样

  虽然专业名称相同,但是由于每所高校在办学特色、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差异,相同专业之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都有设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习电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

  而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融合为专业特色。两校的专业各有侧重。

  如果考生对某个专业感兴趣,还要去了解拟选择高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否也与自己预期一致。

  4、热门专业就业率高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然而许多考生和家长却容易陷入一个理解误区:只要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就一定看好。

  事实上,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本科大学生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

  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有的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甚至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

  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在选择时,紧盯热门不如参考由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

  但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其实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只要自己喜欢,能够激发内在动力,学好了都是好专业。

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一站式升学规划服务现已启动,需要专业职业生涯定位、高考志愿院校定位,但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的家长,可以添加志愿通老师微信进行咨询 

宿迁、淮安、扬州、徐州、苏州、镇江地区,微信扫一扫或长按识别添加下方志愿通王老师微信。

25.webp_副本.jpg

志愿通王老师微信

盐城,常州,连云港,南通,泰州,无锡地区,微信扫一扫或长按识别添加下方志愿通吴老师微信。

26.webp_副本.jpg

志愿通吴老师微信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团队(微信公众号:jszkwx)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